綱自從與欽宗懇談之後,也是非常用命,指揮軍民日夜嚴密防守,打擊金兵,對奮勇殺敵者給予厚賞,軍士們無不勇躍直前,拼命殺敵。待得金軍北撤之後,李綱親自出城,與城外諸路勤王軍馬將領一一會面,一邊安撫各路軍馬,一邊召集諸將,統籌指揮。
靖康元年二月初,山東路所部三萬軍馬陸續到齊之後,李綱親自到三娘大營中見了三娘。見得李綱這位名臣親自到來,三娘領著張叔夜、陳曦真等人親自到營外迎接。接住李綱後,三娘先領李綱巡察了營地,見得山東路軍馬雄壯,李綱倍感欣慰,讚賞不斷。
到了帥帳內,三娘也甚是謙遜,請李綱坐了主位,自坐了左邊首位,張叔夜右邊一帶首位坐了,其餘陳曦真、黃文炳、林沖、花榮、張清、李逵、劉唐、朱仝、雷橫、凌振等諸將各自坐了。李綱取出欽宗旨意當眾唸了,又安撫了諸將,最後李綱道:“諸公遠來勤王,朝廷倍感欣慰,今趟還是由扈宣撫使指揮所部,待得破敵之日,朝廷定有封賞。”諸將都謝了恩典,李綱請三娘與張叔夜單獨說話,諸將便告辭散去。
待得諸將散去,帳內只剩下李綱、三娘、張叔夜三人,李綱便將欽宗顧慮說了,以示心懷坦蕩。張叔夜心頭也是一沉,原來是皇帝擔心功高震主,沒想到原來此前不準三娘出兵河北的原因在這裡,心頭正擔憂三娘會有不滿時,卻聽三娘笑道:“官家也是小家子氣了,我扈嵐講的是替天行道,鋤強扶弱,如今金狗在我中原大地燒殺搶掠,害得中原百姓民不聊生,便是我扈嵐大敵,與國與民除惡抗敵,何須要封賞?”
頓了頓三娘起身,爽朗一笑抱拳朝李綱道:“恩相但可放心,此趟勤王,扈嵐是為忠義而來,是為守護百姓而來,不求什麼封賞,所部戰後封賞也不用朝廷出一文錢,此乃臣子當為之事!”
張叔夜鬆了口氣,李綱笑眯眯的捻著鬍鬚道:“扈宣撫使果真是雄心萬夫的女中豪傑,有扈宣撫使在,擊退金人更有把握了。”三娘又道:“如今我部軍馬都到了,明日便會出兵邀擊金狗,恩相看我破敵便可。”李綱大喜過望,張叔夜也是大大的鬆了口氣。
果然次日,三孃親帥軍馬出擊,到金軍營前邀擊,金軍派出一支兵馬迎擊,兩軍廝殺半天,山東路軍馬戰敗金軍,完顏宗望只得領軍退守大營,三娘所部軍馬殺傷金人數千,得勝而回。
見得三娘所部軍馬戰力非凡,加上駐守開封城與各地勤王援兵二十多萬,軍事形勢對金軍十分不利,這使金軍頭目宗望不得不考慮退軍。
在這同時,欽宗卻經不住議和派的勸說,又軟骨頭病發作,居然瞞著李綱,派遣宇文虛中將被李綱截留的割讓三鎮的詔書送往金營,完全答應了金提出的割地賠款的要求,又以肅王趙樞代替康王趙構前往金營,進而滿足了金提出的更換人質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宗望不等取足金銀,就於二月十日開始退兵,開封城的威脅得到暫時解除。
而三娘、張叔夜等人後來才得知金軍退兵的真實情況,張叔夜聞得割讓三地的詔書還是送到了金營之後,忍不住跪地朝著北面放聲大哭道:“三地百姓聞得朝廷棄他們如棄衣履,如何能不教人寒心?”三娘心頭也不是滋味,她想不到宋廷的軟骨頭病真是已經到了骨髓之中,只得扶起張叔夜寬慰道:“想來三地百姓絕不會甘心受金人奴役。”
張叔夜哭泣道:“朝廷如此所為,教人心寒,教人看不到希望啊。”三娘仗劍而立,望著北面的山川緩緩道:“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天下百姓的命運我扈嵐來改!”(未完待續。。)
第一章擊其暮歸截金軍 收攬人心演忠義
金人雖然退兵,但此戰實力並未受損,三娘這裡勸慰了張叔夜後,獨自一個人在帥帳內沉思起來。陳曦真聞得金人退兵,便急匆匆的來尋張叔夜道:“此趟金人退兵,乃是見我大宋軍馬齊集,倘若我等能揮軍北上,擊其暮歸,在金軍渡黃河時,水陸並進,截擊金人,定可全殲此部金軍。”
張叔夜聞言卻沒有半分喜悅之色,嘆口氣道:“金人退兵,乃是朝廷那裡割地求和詔書送去,又換了肅王為人質,金軍之內尚有宰相張邦昌等人為質,倘若我們發兵攻打,只怕是壞了朝廷的議和之局,這樣非但無功,反而有過。”
陳曦真拍桌案大怒而起道:“想不到朝廷如此軟弱,京城都集合了勤王軍馬二十餘萬,還怕金人!”正說話間,忽有小校來報,直說檢校少傅、同知樞密院、京畿、河北、河東宣撫使种師道領數十騎忽然來訪。
聽得种師道到來,張叔夜與陳曦真都是吃了一驚,須知种師道自從與兄弟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