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3 / 4)

小說:逆襲水滸傳 作者:圈圈

小風波,三娘當場巧辯之後,將一場風波化於無形,至此再無人對三孃親身祭孔會說道什麼的了,孔端友等人便將三娘人等迎入曲阜城內。

當天便在孔府,孔家大宴賓客,替三娘、盧俊義等人接風洗塵,來的都是各地名師大儒,又或是山東路有名計程車紳富賈,三娘做了許久的宣撫使,統領群雄,待人接物自然有一番威儀,盧俊義也是員外出身,也做了許久的官,應付名師大儒也有一番心得。

席間,三娘說起官紳一體納糧之事,在場的人許多都見識過山東路軍馬操演,三孃的赫赫軍威還在目,自然不敢多說什麼,都笑著連連應是。

隨後飲宴罷,三娘又請孔端友並幾位山東路有名計程車紳商賈單獨商議一件大事。孔端友便讓出花廳來,請三娘在內與眾人商議。見得人都到齊了,三娘便命盧俊義取出一物來,眾人一看卻是一個包袱,內裡有一包好似灰粉的東西,只見三孃親自加入清水,又命人取來沙子摻入,攪拌之後,命人尋來幾塊磚頭,將拌好的沙灰泥抹在上面,將幾塊磚黏住,其後又在磚體表面抹上一層,厚約數分。

眾人不明就裡,三娘笑著說道:“諸公在官紳一體納糧之事上既然大力支援我鎮守府,我扈嵐自然也不會忘記諸公恩德。這裡有一趟發財的貨品,專與諸位說來。”

一聽有發財的路子,包括孔端友在內的人都是眼前一亮,雖然她們當中有許多都是儒生,但宋朝一代之內,從商並不算丟讀書人的臉,就連蔡京這等大文豪都多有經營工商,是以孔端友等人也沒有後來讀書人的那種假清高。

三娘指著那泥灰續道:“此物名喚水泥,乃是用石灰、粘土等物煅燒而得,所需材料簡單,製作也不繁複,但用處卻是極大。此物可粘結磚石,砌築的牆體、路面極為堅硬,比用糯米麥稈等物來做粘結便宜許多。我想將此物製法交予諸公,今後諸公可多辦製作水泥的作坊,將來我山東路要大修官道、城牆,民間今後建房蓋屋都要用到此物,這便是一條財路啊。”

孔端友等人聞言都是又驚又喜,但見那水泥黏煳煳的還未乾透,也不知效用如何。三娘見得諸人疑慮,便笑道:“可將這幾塊磚放在屋外,明天一早乾透之後,便可知其效用。”

當晚三娘便歇宿在孔府,一夜無話。第二天清晨,孔端友等人都迫不及待的來看那幾塊磚,果然一夜之後,那磚石被那水泥粘結得極是牢固,而抹於表面的一層泥灰也是極為光滑平整,堅硬無比。

眾人看了後自然是心頭大喜,只因此時建設城牆,建蓋房屋還是用土製的粘土黏結,而大戶人家或是朝廷要地的城牆才會用糯米麥稈等物混合的黏結材料,粘土黏結並不牢固,而糯米等物又極為昂貴,是以若能有水泥這等東西,定然會很快取代傳統的黏結材料,只是不知這東西如何製作,又需成本幾何。

當下眾人興沖沖的來求見三娘,三娘便在花廳見了眾人,見眾人臉上顏色,已經知道他們都明白了水泥的好處,當下笑道:“這水泥製作並不繁複,所需成本也不昂貴,若是製造出來了,將來便是平民百姓也能賣得起。”眾人大喜過望,當下三娘便將水泥製法編成的書冊交予諸人。

孔端友等人得了水泥製法,都是喜不自勝,三娘看著這群人心頭卻想:“還是宋朝工商繁茂,不論讀書人還是商賈都有經商的理念與頭腦,還沒有被南宋朱熹等人的假道學給洗腦,讓他們朝資本家方向轉變起來還是頗為容易的。”

交代完水泥之事後,孔端友等人本想讓三娘或是官府在這趟水泥生意裡佔些股份,將來分潤紅利,但三娘卻搖頭拒絕了,三娘說道:“此物本事惠民的好東西,要是我或者鎮守府官吏參與其中了,所分紅利必然是要加價到貨品上來的,這般一來,這水泥售價便會提高,這水泥是新出之物,這樣不利於此物的推廣使用,所以我和鎮守府或是各地官府都不會參與其中,全都有民間自辦,官府也只是按貨品質價收取商稅便是了。”

聽得三娘如此高風亮節,孔端友等人更是五體投地,當下孔端友便請三娘在孔府繼續居住,只等三天後祭孔之日到來,便參與祭孔。

宣和七年,八月二十七日上,這天便是祭孔之日,三娘在孔府上已經齋戒沐浴,準備了三天,這天一早便起身更衣,換了男裝儒服,並未以女裝示人。

孔端友等人見三娘以男式儒裝示人都鬆了口氣,他們還怕一群祭孔的儒生之內忽然出個女裝的女子太過突兀,此刻三娘主動換了男裝,倒也省了許多面上的尷尬。

都整束停當後,孔端友便引諸人前往孔廟祭孔,來到廟前,只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