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宗翰等少數人等,一個已經死於三娘之手,一個還在領大軍艱難西進之中,如何能辯駁?而宗望那裡也只是知道殺害二帝並宗室可能是江南方臘餘孽,他根本不能證明此事與三娘有關。
況且宋人也不會信金人的辯駁,於是金人便背了這個黑鍋。而真正殺害二帝的元兇石寶、龐萬春等人在幫助楊庭和等拿下開封后,便領拜火教殘餘教眾遠赴西域,後來在西域崑崙山光明頂重建了拜火教總壇,便是後來的明教了。
卻說七七四十九日後,二帝停靈完畢,便盛重下葬,其餘宗室等也都尋了遺骸下葬,未曾尋得遺骸的也只能立個衣冠冢了。這裡下葬才畢,便有前方紅旗報捷而來,言道前方扈太師與种師中兵馬會合,已然在洛陽全殲南侵的金人十餘萬主力,自完顏宗望以下金人大將盡皆伏誅,金人沒有一兵一卒逃過河去的。
訊息傳來,朝野一片歡騰,人人喜極流涕,奔走相告,家家戶戶鞭炮齊鳴,張燈結綵,慶賀朝廷軍馬大勝。趁此時機,便有開封留守婁敏中上奏,奏請女帝還都開封。女帝那裡依舊鬱鬱寡歡,但也不願拂逆群臣好意,便擇良辰吉日,還都開封,祭拜祖廟。
還都開封之後,群臣便奏請女帝下旨,教扈太師班師回朝,以定朝局。女帝自然答允,下旨便教三娘班師回朝。為了以示朝廷敬意,前去傳旨的便是宿元景。
宿元景領了旨意,又領了犒賞三軍一應金銀酒肉,便領一千禁軍護衛,前往洛陽而去。便有回來報捷的山東路將佐,白日鼠白勝領宿元景前往洛陽。
這一天過了中牟,一路上宿元景問起白勝這場戰役的經過,白勝便侃侃而談起來。
原來當日三娘命盧俊義回東昏之後,便領十萬軍馬分兩路追擊金軍,而盧俊義原來統領的右路軍則交給呼延灼統領。兩路軍馬緊追其後,不一日追趕到了鄭州。
到了鄭州,這裡宗望只留下不足萬餘軍馬守衛斷後,金人後撤又丟棄了搶奪而來的金銀女子,因此更加暴戾,一路燒殺搶掠而來,到了鄭州的時候,金人已經屠了鄭州,城內漢人不論老幼被屠戮一空。
金人此舉更加激怒了山東宋軍,左近僥倖逃出的宋人百姓建了幾支義軍也都紛紛來投,這些義軍都熟悉鄭州地利,於是便在義軍帶領下,當天宋軍便開始強攻鄭州。
宋軍有火箭、火炮等火器之威,加上聽聞城內已經沒有了百姓,於是宋軍毫無顧忌,朝城內發射了許多燃燒火箭,最後烈火焚城,萬餘殿後金軍想要突圍卻被宋軍趕回城內,最後鄭州城被烈火焚城,萬餘金軍沒有逃出一個來。
殲滅鄭州萬餘斷後金軍之後,三娘命施恩、薛永領三千軍馬並一眾義軍留下,招撫左右逃難的百姓,重建鄭州城,自領軍馬繼續追擊金軍而去。
鄭州距離洛陽近兩百里路程,三娘軍馬趕到洛陽東面汜水鎮虎牢關,此時關上一萬金軍又阻攔去路。但好在此時三娘收得史進、种師中飛鴿傳書,只言史進萬餘軍馬與种師中十餘萬大宋精銳西軍已經攻克洛陽,正據城與宗望所部十餘萬金軍交戰。
聞得此訊後,三娘大喜,與諸將道:“金人陷在洛陽城下,只要我軍攻克虎牢,出兵洛陽,便可在洛陽城下夾擊金人,金人必敗!”
於是當天宋軍便揮兵猛攻虎牢關,金人拼死守禦。這虎牢關雖是天下雄關,歷朝歷代便是天險,只因它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又居高臨下,難以展開兵力攻打。而宋軍常用的火器等,只因金人學乖了,在關城上豎起許多漁網、草蓆,其上皆用溼泥塗抹,防備宋軍的火箭與火炮,是以火器使用效果不好。
三娘見強攻損傷頗大,於是便急命河上水軍前來,命右路軍一萬餘軍馬乘水師戰船西進,繞過虎牢關後登岸,便從後襲擊虎牢關,兩下里夾攻。猛攻一天一夜後,宋軍終於攻克了虎牢關。
宗望那裡聞得虎牢關吃緊,便分出三萬軍馬來馳援,但還是慢了一步,宗望沒想道三娘會用水軍從背後突襲,是以援軍來得慢了。當金人援軍趕到虎牢關下時,宋軍已經佔領了虎牢關,千軍萬馬越關而過,那援軍將領見得宋軍勢大,也只能退回洛陽外圍。
宗望那裡與洛陽十餘萬宋軍相持,分兵前去搶奪風陵渡、茅津渡等三處古渡口,但很快得到訊息,宋軍水軍一路沿河而上,已經襲佔了三處渡口。
宗望得到這個訊息後,已經目瞪口呆,他赫然發現,自己統領的最後這十餘萬金軍已經陷於洛陽左近,潼關、虎牢關兩處險要的狹小地域之內,已經是陷於死地了。
第進五章洛陽死地戰則生 高龍雨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