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部分(3 / 4)

小說:逆襲水滸傳 作者:圈圈

衝領一眾軍將在碼頭朝著一眾百姓三拜,眾百姓便紛紛嚎啕大哭起來,林沖朗聲道:“各位父老鄉親,林沖這裡立誓,將來若是金兵再來犯境,不論多遠,我林沖必定提兵來救,決不食言!”此言斬釘截鐵,百姓皆是哭拜餘地,聞者落淚,見者傷心。

都登船後,王稟卻忽然被一名小將請到一邊,低聲道:“王將軍,我家林將軍有請,便到船上單獨說話。”王稟嘆口氣,想來是林沖還有什麼事交代,於是便獨自上船。

在林沖主帥座艙內,王稟一進來便見得堂內坐了三個人,便是林沖、張孝純,還有一個卻是悠然喝茶的李俊臣。見得這李俊臣,王稟便心頭冒火,怒目而視,張孝純卻笑著起身來道:“王將軍,原來我們都誤會了,這李天使乃是自家人!”

王稟聽了目瞪口呆,張孝純便將來龍去脈說了。聽完后王稟撫掌大笑道:“好,朝廷亂命,我們便來個欺上瞞下,林將軍改為義軍旗號,駐紮汾州,實在是太好了。”林沖笑道:“能繼續與兩位並肩作戰,實乃在下幸事。”

當下林沖在艙內小設筵席,款待三人。席間,林沖說起扈三娘來,言語之中微露招攬之意。王稟、張孝純聞言皆是默然不語,張孝純道:“皆為朝廷之臣,林將軍何故如此拉攏?難道那位扈宣撫使有意柄樞朝政,取蔡京一黨而代之?”張孝純如此說,乃是見得蔡京舊黨李俊臣都投了扈三娘門下,這趟居然和林沖一同欺瞞朝廷,還道三娘只是有意入主中樞,因此四處拉攏。

王稟卻恨恨道:“有扈宣撫使這般女傑主政朝綱,也是天下幸事,若是有她主政,金人哪敢南下?”

林沖笑道:“如今朝局內憂外患,我們做官的不能只顧朝廷,天下百姓才是我等要保護的啊。我家主公也不願把持什麼朝政,只想著若是天下大亂之時,我們做官的不能合力保境安民,那麼苦的只是天下百姓了。”當下林沖說了許多替天行道的話,更是將地方朝局都說了個透。一旁李俊臣也說了,如今朝中蔡京一黨舊部都歸順了三娘,今後不論是在地方拿大,還是入主中樞,三娘皆可安定天下。

張、王兩個本就是童貫舊部,如今在朝中不受新派待見,見得有大樹可以依靠,自然樂意投效,當下便鍤血為盟,約定了投入三娘門下,卻不知兩個都上了造反的賊船。

將張、王兩個收歸門下後,林沖便與李俊臣領軍南下。大軍到了汾州左近後,大軍便換了旗號上岸,岸上早有汾州知府前來接應,李俊臣自回東京覆命不提。

林沖與那汾州知府見了之後,商議定下,所部分出一萬軍馬屯紮汾州左近,打出山西義軍旗號來。便在宣和七年到靖康元年這短短大半年時光之內,只因金人入寇,宋廷兵敗如山倒,山西、河北各地飽受戰亂,盜賊四起,因此許多地方都自發組織了義軍,保護地方,抗擊金軍。是以汾州多了一支義軍來,上下軍民皆不驚奇。

跟著林沖吩咐剩餘的兩萬餘軍馬由楊志、花榮等將分散,多的三千人,少的一千人,各自分頭散於山西的各處鄉鎮村縣,都打義軍旗號,分散各地,保境安民,建立自己的根據地。(未完待續。。)

第廿二章散軍馬卻言內應 復西路又使重徵

另一頭河間府也如太原府一般,只是關勝所部軍馬更多,河北許多地方都有關勝所部義軍活動。而兩處兵馬只是將水軍撤回,朝廷河道上都有官吏看了,飛奏朝廷,宋廷絲毫沒有懷疑。於是這麼多兵馬沒有撤回山東路,便在高俅、聞煥章上下聯手中欺瞞了過去。想當年臧底河城兵敗,宋軍損失數萬軍馬,也是童貫、高俅、蔡京一夥人,聯合地方、朝堂一起糊弄皇帝,就遮掩過去了,這事高俅他們可謂是幹得熟練至極。

見得山東路軍馬退兵,宋欽宗鬆了口氣,朝中上下都以為金人已經不敢南侵,卻想不到金人只是在暗中調集兵馬,準備南征各項事宜,懵懂無知的宋欽宗自以為形勢大好,於是宋廷又開始了作死的節奏。

靖康元年七月,金國使者蕭仲恭出使宋廷,此趟出使宋廷,金人是拿著原來宋廷簽訂的和議書來質問宋廷的,為何議和達成,宋廷卻出爾反爾,不但沒有交割太原等三鎮,也沒有將剩下的歲幣支付,而且還出兵又與金軍交戰。

對於蕭仲恭的出使,宋廷玩了一把耍無賴,宋欽宗推說朝中諸臣反對,是以才撕毀和議,而朝中諸臣則說是軍民群情洶湧,無法割讓。於是一番扯皮後,蕭仲恭沒有得到任何的答覆。

便在商談過程中,宋欽宗偶然得知遼國降將耶律餘睹在燕京擔任監軍,而蕭仲恭也是在燕京擔任護衛太保領軍的,於是宋欽宗突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