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遼地,將來若是遼地失守,只怕他們也會南侵我中原。更兼女真人這裡害死我親如姐妹的麾下女將,我這裡是血海深仇定然要報,只是眼下時機未到。我也不要你還什麼恩德,只要將來我等與女真人兵戎相見時,你我能聯手對付女真人便好。”
耶律敖魯斡聞言大喜道:“求之不得,我正擔憂去了燕京孤掌難鳴,若能有三娘子山東路藩鎮為盟,抵敵女真人便又多了幾分勝算。”
三娘嗯了一聲道:“王爺回到燕京後,可與耶律大石商議,若是缺糧食、缺鐵器,大可說來,我這裡便會安排商賈北上與你們交易。”耶律敖魯斡大喜過望道:“如此最好!我燕京那裡有北地人參、鹿茸、毛皮等可以交易,兩家開了互市各取所需正好,只是如今走陸路只恐南行。”
三娘道:“不妨事,我山東路有大海船,可走海路來交易。”耶律敖魯斡大喜,當下兩個商議了細節,便說定了此事。(未完待續。)
第卅二章但尋冰棺存玉容 且論國富私專營
與遼國晉王耶律敖魯斡算是結了盟約後,三娘便與楊庭和商議了,當下楊庭和召集手下一干兄弟前來,願同南下的便收拾行裝,不願的就留在北地與鄭鷹等一道,打探訊息。便有數十名楊庭和麾下好漢願一同南下,此間莊院主人準備了十幾輛大車,眾人裝了行李並一些財貨,總有十餘車,三娘將麗卿棺槨用三頭牛車馱了,都準備停當,只待次日便起行。
第二天一早,四更天便都起身,打火做飯吃了,三娘等人先送了晉王耶律敖魯斡並呂嬌娘等離去,負責與耶律敖魯斡聯絡的便是鄭鷹,三娘便吩咐鄭鷹等護送耶律敖魯斡回燕京。
卻說鄭鷹等安然護送耶律敖魯斡回到燕京,遼國南京留守耶律大石聞訊接住,頓時大喜,當即率領一眾燕京軍民接耶律敖魯斡入城,擁戴晉王便在燕京稱帝,稱天錫皇帝,史稱北遼。
後世史上,耶律大石也幹過這種擁立皇帝之事,只不過他擁立的乃是秦晉王耶律淳。有了耶律淳這皇帝,耶律大石便可以聚攏遼**民之心,統和燕京左右諸路遼**州,一同抵禦女真人。史上耶律大石便是靠著皇帝的號召,加上自己的才智,方才能在宋金兩國夾擊之下,奇蹟般的守了一年多,其間更是屢敗宋軍,但後來這耶律淳是個短命鬼,只不過坐了皇帝一年多便病死,他死後,人心惶惶,耶律大石也無力迴天,這才被迫西逃,最後帶著一群契丹人跑到中亞去建立了西遼帝國。
而這時只有女真金國南下攻打燕京,宋國因還未剿平方臘,是以並未出兵遼國,加上這回被他擁立做皇帝的是更有賢名的晉王耶律敖魯斡,假如耶律敖魯斡不是短命鬼的話,相信北遼定然能支援得更久。
耶律大石此人乃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八世孫,從小好學,能騎射,更兼通漢文、契丹文。遼天慶五年,大石中進士,入翰林院,任翰林承旨,他是《遼史》中記載的遼朝唯一一個契丹進士。
耶律大石文武雙全,擁立晉王后,更得賢德皇帝的威名號召,燕京以南遼**民都聚集起來,共抗女真。後來投奔了金國的遼將耶律餘睹聞得他外甥做了皇帝,便偷走投奔於其麾下,耶律餘睹在金國許多時候,便知金國虛實。其後北遼更是得宋國山東路藩鎮暗中貿易資助,得了許多鐵器輜重,方能對抗女真不落下風,比起被女真打得幾乎亡國的遼帝耶律延禧來說,北遼居然一度讓遼**民看到了中興的希望。此乃後話,暫且先略提一筆,按下不表。
話分兩頭,卻說當日三娘送走晉王后,便即與楊庭和等人,扶麗卿靈柩南歸。曉行夜宿,不一日回到了山東濟州府,便即發喪,一時間鎮守府上下都是悲哀不已,女營更是全軍縞素。
陳曦真聞得愛女亡故,連夜趕到濟州來,如此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哀痛,讓陳曦真就此病倒。好在三娘醫術高明,延醫之下,調養了半載方才痊癒。其後三娘拜陳曦真為義父,按麗卿遺願,奉養陳曦真終老,此乃後話。
十餘日後,李俊等一眾海軍頭領回到濟州弔唁,正逢商議如何安葬麗卿,三娘卻不肯下葬。聞得此事,李俊便說,在海外他們海軍尋得一處海島,其上有一洞穴,終年刺骨陰寒,可以儲存屍首不腐。三娘大喜,便命李俊帶人將那洞穴建成墓穴,親自護送麗卿棺槨遠赴海外,最終將麗卿葬於洞內,並以寒冰封存屍體,讓麗卿沉睡於此,並差拔海軍三百人鎮守於此。此後每年祭日,三娘都登島弔唁,感懷麗卿往昔,憑弔故人。
安排完麗卿後事,那玉璽自然是被三娘藏了起來,只待日後時機成熟,便才展露於人。而楊庭和等人便做了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