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3 / 4)

小說:逆襲水滸傳 作者:圈圈

不住李逵催促,當下三娘只得吩咐玉蓮一家三口兒先收了攤子回客店,自與李逵往潯陽樓而去。

三娘與李逵便往城外街市道上行去,行到一座酒樓前,仰面看時,旁邊豎著一根望竿,懸掛著一個青布酒旆子,上寫道:“潯陽江正庫。”雕簷外一面牌額,上有蘇東坡大書“潯陽樓”三字。三娘看了,便道:“未到江州時,只聽得說江州好座潯陽樓,原來卻在這裡!來到江州多日,都忙於行醫傳教,倒是不曾來得此處。”

李逵卻道:“有甚好看的,便是間破樓子,娘子快快與俺上去,教公明哥哥久等便不好了。”三娘卻只是笑,依舊不緊不慢的信步上前。來到樓前看時,只見門邊硃紅華表,柱上兩面白牆粉牌,各有五個大字,寫道:“世間無比酒,天下有名樓。”

三娘看了道:“卻是好聯。”李逵急得搔耳弄腮,卻又不趕來拉三娘,只得在那裡求告道:“小姑奶奶,請行快些來。”三娘瞪他一眼道:“急個什麼?”

好容易等三娘不緊不慢的上樓來,李逵自先一溜小跑去到一間閣兒那裡說了,三娘只見宋江和戴宗從那靠江一座閣子裡出來相迎。

上次在青州與宋江黑過一回臉面,沒想到這時宋江見了三娘卻絕口不提那事,臉上堆歡,上前來拱手道:“賢妹別來無恙,卻不想也到了江州來。”三娘無奈回了一禮,笑道:“宋押司不是去了梁山泊,怎麼又到了此處?”宋江嘆道:“一言難盡,請賢妹入座,咱們邊吃邊說。”

當下宋江請三娘入座來,宋江自坐了首位,三娘坐了第二位,戴宗、李逵依次坐了。方才坐下,李逵便急不可耐的問道:“公明哥哥,為何稱呼三娘子為賢妹?她卻是你阿妹不成?”

宋江笑呵呵的說道:“我早與三娘子結識,後來結為義兄妹,因此喚她賢妹。”當下便將與武松、三娘結義之事說了,戴宗、李逵皆是稱讚宋江相識滿天下。

三娘卻未曾理會宋江那廝在那裡吹噓,只在那裡看景,憑闌舉目看時,端的好座酒樓。但見:雕簷映日,畫棟飛雲。碧闌干低接軒窗,翠簾幕高懸戶牖。消磨醉眼,倚青天萬迭雲山;勾惹吟魂,翻瑞雪一江煙水。白蘋渡口,時聞漁父鳴榔;紅蓼灘頭,每見釣翁擊楫。樓畔綠槐啼野鳥,門前翠柳系花驄。

直到宋江問道:“賢妹何以至此。”三娘才回頭將一路南下行醫傳教之事說了,宋江道:“賢妹還是一般的心善。”三娘又問起宋江如何到此時,宋江才說了。

原來與原書一樣,宋江與花榮等人本欲投梁山泊,到了半道卻得石將軍石勇寄書來,只說宋太公去世,卻是宋太公擔心宋江落草為寇,因此傳了假信來,將宋江騙得回到家中。宋江回到家中,便吃了官司,只是宋太公自來買上告下,使用錢帛。那時閻婆已自身故了半年,沒了苦主;這張三又沒了粉頭,不來做甚冤家。縣裡迭成文案,待六十日限滿,結解上濟州聽斷。本州府尹看了申解情由,赦前恩宥之事,已成減罪,把宋江脊杖二十,刺配江州牢城。本州官吏亦有認得宋江的,更兼他又有錢帛使用,名喚做斷杖刺配,又無苦主執證,眾人維持下來,都不甚深重。因此宋江便被刺配到了江州來。

聽完宋江講述,三娘又問道:“來時可曾路過樑山泊?”宋江道:“自然過了,晁蓋哥哥義氣深重,一眾人只要請我上山去,只是宋江身上有老父囑託,因此不能上山。”當下便又將晁蓋等人如何請他上山,宋江他如何推脫下山來之事說了。戴宗、李逵直贊宋江義氣。

三娘又問道:“那保正哥哥及我那師兄,並一干頭領可好?”宋江道:“都無恙,我與天王哥哥說起賢妹時,天王哥哥只是長吁短嘆,看得出十分念想賢妹。”

三娘頷首道:“我這裡也想山上那些兄弟,只等這裡事了,便去趟梁山泊看望他們。”

當下四個人便在酒樓吃喝一頓來,宋江一般的貪吃那江裡鮮魚,吃了兩碗酸魚湯還不夠,只顧要吃,三娘勸道:“只怕吃多了腹痛。”宋江方才住了口。當天四個直吃到天黑,方才散了。(未完待續。)

第十七章 玉蓮心怡向娘子 公明肺腑說扈嵐

三娘與戴宗、李逵兩個一同返回城內,到了三娘下處客店街頭,方才分手。三娘望著兩個背影消失在黑暗中後,方才轉身信步朝客店而來,卻在遠遠望見,便在客店門口,屋簷之下,玉蓮獨自柔柔弱弱的一個,提了盞燈籠,在月光下冷冷清清的等候。

三娘走上前後,玉蓮見了欣喜萬分,上前接住道:“恩人怎的這時才回?”三娘笑了笑,捏捏玉蓮秀致的小臉道:“我須不是小孩子,不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