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2 / 4)

小說:逆襲水滸傳 作者:圈圈

條,卻是三娘在出行前便安排好了一切事務。裴宣等人看三娘分撥差事,都有條有理,絲毫不亂,又有法度管制,就連一應錢糧物事都計有編號,早晚另安排人點算,分毫不差,便更為欽服。

歇了馬後,三娘請公孫勝、柴進、裴宣一同進店,才到門口,沒想裡面鄧飛笑呵呵的拉著一條大漢走了出來,只見那大漢手裡提著一根渾鐵筆管槍,生得頭圓耳大,鼻直口方,眉秀目疏,腰細膀闊,見了三個納頭便拜。

三娘不解,急忙扶起時,鄧飛笑道:“真是巧事,在這等去處遇上楊林哥哥。”原來那大漢姓楊,名林,祖貫彰德府人氏,武藝精熟,多在綠林叢中安身,江湖上都叫做錦豹子楊林。

聽鄧飛說了楊林事蹟後,三娘等都是大喜,眾好漢都來見了,便在店內擺佈下一桌酒食,眾人都讓三娘坐了主位,柴進與公孫勝一左一右坐了,裴宣、楊林、鄧飛、孟康依次坐定,大碗篩下酒來,一同歡飲起來。

席間,三娘說起要與眾人投少華山時,楊林道:“早聞少華山招賢納士,正欲前去投奔,怎奈無人引薦,不敢輕易擅進。”三娘笑道:“楊兄弟寬心,我自做得少華山的主,便請兄弟一同前去入夥如何?”楊林大喜,起身又拜道:“求之不得。”眾好漢都是大喜。

這小店中殺翻了四五口豬,方才讓每個小嘍囉都得了一份酒肉,吃飽喝足後,三娘與眾人又接著上路。

不一日到了河中府,天色越加寒涼起來,到了城內安頓後,三娘便教裴宣、楊林問城內裁衣店製取棉衣,每個小嘍囉都發付一套新棉衣與棉鞋,好穿了上路。過了三五日,棉衣鞋都置備妥當,分發下去後,眾人皆歡喜非常。隨後又接著趕路,一路無話。

這天到了華州,望得少華山時,天色黯淡下來,不一時飄起了鵝毛大雪,眾人忙趕過一處山坳時,只見前面山腳下一片市鎮排布開來,總有七八百戶人家,走近看時,只見立了一個牌坊在道口,上書“少華北口亭”五字,內裡賣酒的、賣肉的、賣菜的、打鐵的、裁衣的、開店的,一應俱全。

牌坊下守了十餘名精壯漢子,都一般的黑色皮襖,前後兩片鐵片甲拴束,其餘手腳上卻是皮甲掩住,頭上都是一頂棉頭包巾,各執刀槍兵刃,包巾上刺繡了“精卒”兩個大字。一隊人在風雪中都站得齊整,竟無半分參差,那英武氣勢撲面而來。

為首一人貫一頂熟鐵盔,上寫“左郎”兩字,身上都掩鐵片甲,垮一口刀,見了扈三娘一行人,上前來問道:“來人且住,是過往商旅麼?”

扈三娘下馬上前笑著問道:“商旅又如何?不是商旅又如何?”那大漢拱手道:“這位客官,若是過往商旅,請到商旅關卡處勘驗貨物,繳納厘金,領取通關令旗,便可一路暢通無阻直過華州。若是前來投奔山寨的,請到前面招賢館處,自有人接引。”

扈三娘笑了笑道:“我們只是走親,要去華陰縣,所帶這些物事都是給鄉親們的禮物,並不販賣。”那大漢道:“那也得到商旅關卡去勘驗,還要說出拜訪的是哪個村中之人,那裡左近村坊戶籍皆有,一查便知。若真是走親時,只按人口取一文過路厘金,但若日後教緝私隊發現有就地兜售貨物時,便要沒收貨物,因此請客官仔細,切勿託詞矇混,免得將來不好看。”

三娘微微頷首,朱武果然還是有些能耐,這管治一方收取厘金倒也有禮有節,並非一味強逼勒索。明面上看是這般,但三娘也知道暗地裡的手段卻是何等酷烈,但凡遇上不教厘金之人時,定然也是一般殺人越貨的。

這時正有一隊巡哨兵丁過來,領頭的也是一位左郎官,一行十人走到近前,那左郎官似乎認出三娘來,奔至近前納頭便拜道:“大頭領!”跟著便教左右都拜了,一起都稱呼扈三娘為大頭領。

三娘笑吟吟的上前扶起那左郎官問道:“你認得我?”那左郎官道:“屬下乃少華山老人,那年大頭領山寨頒佈鐵律時便在,因此認得大頭領。朱頭領三個早晚都在盼著頭領回山,屬下這便派人前去通稟。”

當下那左郎官便教人飛報山寨,他將扈三娘等一眾人引至鎮內招賢館,隨後與館內人交待了。坐館的是位文職頭目,看他頂上帽子卻是繡了從議二字,三娘知道是鎮內主持招賢館的從議官。

公孫勝、柴進、裴宣、楊林、鄧飛、孟康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想不到這少華山治軍治民如此法度森嚴。公孫勝問道:“扈官人,何以他們稱你為大頭領?”

三娘笑道:“早年間在華州時,我便坐了少華山寨中大頭領之位,只因要雲遊江湖,是以教山寨上下都不透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