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莊。
穩穩地狠賺一筆。
這樣的計劃,在古代每當災情發生的時候,不法商人都會如此低買高賣,但他們要擔當一定風險。他們手裡先有收購銀票的足夠資金,其次,這銀票的發出錢莊要足夠堅挺。
否則,錢莊要真倒閉,那就是自己賠得血本無歸。
然而,在這次狙擊皇莊及各錢莊的大計劃裡,顧家琪和這些投機商用來炒作買賣的金銀並不是自己的,而是皇莊的。
事前,他們從皇莊借出大筆錢款。兌現後,等待時機,災情一爆發,大家就開始利用各自身份權勢地位散佈各種不利訊息炒作,務必使銀票大幅度貶值。
在救市利好訊息傳出前,他們用手裡的金銀全面低價換購銀票,再把這些銀票以解除的債務方式歸還皇莊。
總的來說,他們只需要償付一部分貸款利息。
為了長遠的巨大利益,中間些許的小損失,大家可以容忍承受。
這個戰術,在現代股市商場上,有個專業術語,叫,買空賣空。
皇莊股東里也有人參與了這個計劃,為避嫌,秦家沒有人入手炒賣,但嗅覺靈敏的皇莊股東們沒有放過這個機會。
就像顧家琪在首次參加皇莊股東大會時所說,這些人只要有機會能夠吃掉對方手裡的股權,是絕不會放過機會的。
儘管從某種程度上說,皇莊股東自己挖自己的坑,不過是把這個口袋裡的錢放到另一個口袋,但是,總會有一個袋子空出來。
這隻空袋子就是秦家堡。
皇莊股東們用這個辦法,調整了手裡的銀根持股份額。
好比說,顧家琪就把自己股東的位置一舉提升到第五位。挖空秦家堡所持有的銀根,只是顧家琪計劃的第一步。
夜叉島黑金團的雄厚資金還沒動呢。這時候,已不需要顧家琪多做什麼,她只要坐等秦家送上自家產業即可。
時局的不穩,水災的泛濫,皇帝的昏庸,朝庭的欺騙,信用的喪失,令百姓普遍不信任錢莊,人人以為錢還是拿在手上比較踏實,這種思潮讓市場持續混亂,並沒有因為皇莊與皇帝達成和解而停息翻滾。
魏國內物價走高金銀稀缺是不爭的事實,皇莊哪怕拿出所有存金存銀也沒辦法緩解市場對金銀的迫切需求。
這時候,就輪到與皇帝簽過協議的皇莊股東們變賣股權,抵押產業,來套取現金現銀,穩定錢莊市場。
顧家琪和國內的大小投機家,這時候,翻臉不認人,坐定起價。讓皇莊股東高價換購他們手裡的金銀,出自皇家錢莊的金銀。比如說,原價白銀一千兩,現在可以炒賣以一千五、兩千乃至翻數倍。
真正損失的只有沒有參與該計劃的秦家。
顧家琪就這樣循序漸進地,掏空秦家所持有的銀根產業,並與眾人瓜分之。
龐大的秦家堡商業王國,頃刻之間,潰敗。
秦東萊不可能沒有聽到風聲,但是,他和大多數人一樣,認為損失可以承受。
而且,和魏景帝談判,為全天下商戶謀求利益,提升商人的政治地位,乃至能夠選出商人代表參政議政,這樣跨時代的宏偉構想,富於前瞻性的時代命題,讓秦東萊內心充滿歷史責任感。
他要為大家考慮,代商人向皇帝說話,做前人沒有做到的事,也就顧不上收拾肖小之輩。
這個人,目光遠大,胸懷廣闊,意志堅定,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僅僅懵懂意識到自己應該代表一個新興的階級,就敢於開創先河,擔當先驅者,擁有這樣博大胸襟,高尚情操的人,也叫英雄。
他本來是會將載入史冊流芳千古的大英雄,令後人無限景仰。
但是,他幸或不幸,遇上顧家琪。
兩人難說誰對不起誰的,不過,女人心眼小,好記仇,何況顧家琪從來睚眥必報,誰對不起她,她必然百倍報還之。
秦東萊的民主革新功績沒能開始,就先輸掉了整個秦家堡。
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還是老話說得好,寧得罪小人,也勿得罪女人。
秦家的產業並不是只賣給夜叉島黑金團一方,這次魏國內大小投機團伙個個有份。卻因為秦東萊的特別要求,有些重要的東西他只賣夜叉島的領頭人物,比如說秦家堡的祖宅。
雖然說,她這輩子都不會再踏進那地方。
但是,基於這種象徵物能夠向得不到手的老情人永久地宣示自己的重大勝利,顧家琪難掩好心情地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