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一口氣,亡國不是我的錯,奈何事事總纏身?作為一個緬人,自己不敢說是緬地最能看清楚當今大勢之人,但也算是可以清楚明白這東大陸局勢變幻過程,轉瞬之間緬地就淪為郎永泉的屬地,他對郎永泉還是相當佩服的,無論是從政治軍事的策略上還是從手腕心計上,他都不得不承認自己不是郎永泉的對手,能夠和平的將緬地納為己有,而且還能光明正大和緬王結為親家,這一手幹得的確漂亮。
他並不是一個狹隘的民族主義者,國家王朝的消亡都有著多方面深層次的原因,並非外敵入侵那麼簡單,尤其是內因更是起著主導作用。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十年,哪一個民族能夠在當今大陸上佔據主動佔據優勢,都是依靠自己民族多年來的積累和站在其他弱小民族的肩膀上昂起頭來的,這不奇怪,本來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道,強者生存,弱者淘汰,就是這麼現實。唐族的強大無庸置疑,即便是朗家擁有的實力也遠遠強於緬地數倍有餘,如果要選擇對抗,那結局必定是家破國亡,所以他選擇了退隱觀望,但他還是小瞧了郎永泉,當郎永泉那充滿仰慕之詞的邀請信送到自己家時,他就知道自己的小算盤破滅了,作為曾在政治中心中周旋的人,他深知越是客氣禮貌的後面藏著什麼,若是自己不乖乖接受對方的邀請宣誓效命,只怕溫家真的就會從這個世界上抹去了,所以他沒有猶豫,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