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極度自信,不容人懷疑他所說的話的可信性。
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無鋒態度也緩和下來,“嗯,看來李某有些失禮了,不過李某現在空閒時間不多,二位有什麼不妨直說,我想大家當面鑼對面鼓的說清楚這樣也許會更好一些。”
無聲的點點頭,枯瘦老者斟酌了一下言詞才說道:“李大人遠來森格平原,按理說我們沒有理由知道李大人的目的是什麼,但我們想了解一點,大人是打算常駐森格平原,抑或是隻是報復一下我們然後離開?”
“這很重要嗎?”無鋒也在考慮對方的話語,關於旁遮人領地問題,他也做過幾種打算,但都不是十分滿意,只好打算等到一切結束的時候再來根據實際情況做決定,此時對方對這個問題如此感興趣,但他對對方又不願意透露自己的身份,他當然難以給對方一個圓滿的回答。
“當然。”
“恩,你們的要求也不過分,不過,是不是該讓我知道你們的身份,我再回答這個問題更好一些。”
枯瘦老者聞言再次和白衣男子交換了一下目光,臉上露出奇怪的笑容道:“看來我們若是不給大人一個交代,大人是不會回答我們的問題的了,也罷,我們既然來了,也不怕大人知曉。大人既然精通天方語言,想必也瞭解我們印德安王國各族的宗教信仰?”
“略有所聞。”無鋒若有所悟。
“那大人可曾聽說過烏衣派?”
“烏衣派?”無鋒心中一動,心念電轉間,頓時明白了幾分,原來是烏衣派!這些傢伙是信奉烏衣派的人?!難怪如此鬼鬼祟祟。
無鋒少年時曾經遊歷中大陸,在印德安王國境內也曾逗留過一段時間,對印德安人的煩雜的宗教信仰派別也有所瞭解。印德安人雖然部落眾多,但大多信仰羅門教,像旁遮部落、海德拉把部落、提克部落以及絕大多數小部落都信仰羅門教,只有雅庫安人例外。
羅門教創始人在森格平原上創立了羅門教後,很快就在森格平原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短短几十年間,絕大多數生活在森格平原上的印德安人都成為了虔誠的羅門教徒,後來羅門教甚至向南和西流傳,發展到森格平原以外的其他地區,當然在森格平原以外的地區其繁榮程度就遠不及森格平原這塊發源地了。羅門教部分教義和佛教有些雷同,都相信人有轉生,人生於世上所有行為都是為後世積功修行,主張接受現實,認識現實,迎合現實,反對暴力,並且認為人一來到本世便分為幾等,而後世永生也是,本世修行積功可以改變後世永生的命運,只要認真忍耐並履行本世義務,便可獲得永生。
隨著羅門教在森格平原上的盛行和發展,由於對教義的理解程度不一樣,羅門教徒逐漸在教義的解釋上出現了分歧。一派認為人在本世只能被動接受現實,耐心忍受本世存在的不平等,才可以在後世永生中獲得超脫改變,而本世則絕對不能改變;另一派認為本世是前生帶來,本人可以在本世的修行和積功中加以改變,只要獲得教中教者一致認可,認為本人的心靈已經透過積功修行得到昇華,便可改變自身命運。在積功修行的解釋上兩派也出現了重大分歧,一派認為心靈和本身行為上的修行積功乃是至關重要,其他都在其次,而另一派認為不但要在心靈和行為上修行積功,而且外功相當重要,所謂外功就是應經常到宗教祭祀場所請求心靈洗禮,並且在自己財力允許範圍內向教派供奉一定的資金財物表示虔誠作為外功的重要表現。前一派最初以穿白衣傳教者主,稱之為白衣派,而後一派傳教者則以穿烏衣為主,稱之為烏衣派。
隨著爭端的日益激烈,兩派為爭奪羅門教的控制權,紛紛斥對方為異端邪說和邪門歪道,並逐漸演化為暴力性衝突,為了維護以高貴血統為傲的貴族統治,各部實權貴族們紛紛接受了白衣派的教義轉而支援白衣派,而烏衣派則在中下層百姓和少數貴族中獲得支援,雙方發生了激烈的爭鬥。
大約在80年前,印德安王國境內爆發了一場被稱之為“白烏之爭”的宗教戰爭,其結果可想而知,獲得各部實權貴族們支援的白衣派大獲全勝,烏衣派被掃地出門,白衣派在獲得權利支援後,將羅門教教義中反暴力這一條拋之腦後,勾結各部貴族在整個印德安王國內掀起了一場血雨腥風的清洗,據說在那次清洗中,有超過30萬烏衣派骨幹教徒倒在了屠刀之下,絕大多數無疑教徒被迫改信白衣派,烏衣派從此銷聲匿跡。此後烏衣派也曾舉行過幾次反攻,但沒有了部落權貴們支援,烏衣派的每一次行動都以慘淡失敗收場最終烏衣派逐漸成為歷史的記憶。
幾十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