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理智的事情,但內心深處的那股子恨意可是牢牢的記在心中。
桑生卻根本沒有多餘心情關注雷德的不滿,當捷洛克第三兵團撤退下來時,他便命令立即將凡林城內的預備役士兵補充入捷洛克第三兵團,這些本地士兵面臨家破人亡的境地比起其他士兵更能激起戰意,尤其是曉得這種情形之下,只怕城破之日,便是整個凡林城面臨姦淫屠戮的之時。而捷洛克第三兵團經過這場苦鬥,能夠倖存下來的都算得上是血海屍山中走出來的悍勇之輩,有了這場經歷,同時捷洛克人,老兵帶新兵,稍加整訓,這支部隊並不比最初的捷洛克第三兵團差多少。
重新投入戰場的第五軍團很快就穩住了搖搖欲墜的防線,但是作為預備隊的第十五軍團第一師團卻在協助捷洛克第三兵團防守這三天中折損不小,缺乏足夠的預備隊兵力讓桑生再度感到有些頭疼,好在凡林城中現在已經是雪山派、崆峒派以及天山派的一個重要據點,桑生也顧不得許多,將這三大門派在凡林城中的弟子不分男女盡數招來加入十五軍團第一師團中,也有個三四百人,聊解兵力不足之急。
第一百零二節 王者戰爭(6)
天山派、雪山派和崆峒派都是在近幾年之內才進入捷洛克地區發展的,但是捷洛克地區與大唐北部幾郡聯絡素來緊密,婚姻往來也相當頻繁,捷洛克地區的民族成分也主要是以從西大陸遷來的捷洛克族移民和唐族融合後產生新捷洛克族為主,他們既有著白種人的血統,也有唐族的黃種人血統,在宗教和文化氛圍上北方更多的受利伯亞人為根據地的西大陸風俗習慣為主,而中南部則受唐族文化的影響更大。
所以在李無鋒掌握捷洛克地區的實際控制權之後,這些江湖門派也隨著道教佛教的傳播開始向這些原本不屬於唐族文化圈的地區滲透,而唐族的傳統武術文化精髓也開始在這些地區受到追捧,天山派的影響力從西域、西北蔓延到了騰格里和北呂宋,而雪山派也重新在西北站穩腳跟積極向北原和捷洛克拓展,崆峒派雖然是在捷洛克地區最後進入的,但是其是大唐西部地區有數的武林大派,影響力非天山、雪山兩派可比,所以很快就憑藉其優勢在捷洛克紮根,並迅速成為大唐在捷洛克地區最有影響力的社會團體,擁有的弟子更是超過五百人,僅在凡林城弟子就超過了百人。
而桑生這一次的抗擊行動也得到了這些門派分舵的大力支援,幾乎所有的弟子全部都補充到了捷洛克第三兵團的部隊中,新老搭配再加上這些具有相當武技根底的弟子,捷洛克第三兵團的戰鬥力也可以迅速得到補充和恢復。
事實上不僅僅是在捷洛克,在其他地區,武林江湖門派在這一場東大陸戰爭中都毫無例外的竭盡全力地投入到了抵禦外敵的戰事中。在銀川府、太玄府、甲馬城、榆林、雲中、燕山等一線地區,這些江湖門派都主動與當地駐軍或者地方政府聯絡,自行組建突擊隊或者應急隊,以幫助駐軍守禦城市。
相較於中西兩線戰況空前激烈。東線的利伯亞聯軍就顯得要輕鬆順利許多了,當普爾王國與多頓王國多達五十多萬的大軍氣勢洶洶地向雲中府壓過來時,唐軍在雲中府進行的抵禦就顯得要脆弱許多。
由於雲中府城的天然缺陷,除了三個遊騎兵團在北部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襲擾活動外,對於雲中府的防守實際上帝國軍是放棄了,不但放棄了,帝國還將整個雲中府城的城牆拆毀一空,使得利伯亞聯軍即使在佔領了雲中府之後也無法利用雲中府作為南侵據點。
而在此之前,帝國也早就將雲中府城內的居民提前轉移到周圍府縣中,堅壁清野的政策在雲中這個本來就十分貧窮的府縣裡更是展現得更是淋漓盡致。能帶走的都帶走,不能帶走地就儘量毀壞,決不能讓利伯亞人在雲中府境內獲得一點可資利用的補給物資。這個政策在帝國承諾將在戰後給予因此遭受損失的民眾以補償之後得到了堅決地貫徹,也讓普爾人和多頓人吃足了苦頭,在入侵雲中府的一個星期中幾乎沒有獲得一顆糧食,就連飲水都出現了麻煩,沿線許多水井被填塞或者破壞。使得聯軍在行軍過程中不得不花費更多的精力來完成這些宿營基本要求。
普爾和多頓聯軍雖然南下速度相當快,但是卻沒有取得值得一提的戰果,除了大唐的遊騎兵不斷在南下攻擊叢集周圍騷擾偷襲之外。大唐似乎已經做好了要在滄州到北平一線決一死戰地架勢,不斷強化這兩地之間的防禦體系,擺出一副要長期抗戰到底的模樣。
崔文秀已經連續幾日保持著這種亢奮狀態了,看見普爾人和多頓人按照自己設定地意圖一步一步的南下深入,崔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