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已經走投無路地貴族們都會匍匐在大唐官員面前俯首帖耳的等待著對方的寬恕。
“陛下,我不能不告訴您了,大唐軍隊已經兵臨庫茨城下了,他們的遊騎兵已經越過了庫茨向北挺進了,我們現在必須要有一個決斷了。”明知道這個時候將這種噩耗告訴安德烈一世無疑就是雪上加霜,但是他卻無可奈何,唐軍已經發出了最後通牒,如果再不做出回答。他們就會在最短時間發起戰鬥解決問題。
“他們要求幹什麼?”躺在床上的安德烈氣若游絲,他的神志都已經有些模糊,從伯力城逃出時他就已經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已經病入膏肓。能夠維持到現在,純粹就是一個意念在支援著他,他真心誠意的希望能夠與大唐達成一個妥協,即便是做出巨大的讓步也在所不惜,而這個賣國的罪名就讓自己這個將死之人來承擔。
“呃。他們只要求我們放下武器,服從他們地命令,至於其他並沒有多說。他們說他們是軍人,對於多頓王國的命運,他們無權做出決定,那需要由他們帝國中央來決定。”吞了一口唾沫,他已經與對方的特使進行了比較細緻地商談,對方沒有太苛刻,但是也沒有給自己一方任何承諾,這是讓他最為擔心的,但是主動權掌握在對方手中。他只能聽之任之。
“天欲亡我多頓!唉!”一聲略顯高亢的長嘆嘎然而止,床上的安德烈一世身體輕微的一動之後便再無聲息,守在床前地僕從們一陣驚慌,連連呼叫著,而門外的郎中也湧了進來,唯有一身披甲的武將黯然嘆了一口氣,這個時候國王陛下去了,所有責任就只有讓自己來承擔了。
大陸公曆702年4月5日多頓王國國王安德烈一世病逝於庫茨城,同日庫茨守將塞雷日科夫向已經兵臨城下地唐軍第九軍團軍團長金正揚投降,並表示願意協助唐軍儘快完成對多頓地區軍隊的收編整合。
4月17日,多頓王國虎威兵團、彪衛兵團、鳳凰兵團、猿搏兵團四大兵團兵團長會同伯力城內的貴族首領們在與唐軍北伐主帥金正揚、應建明、曲波進行會談協商後宣佈投誠,接受整編,同時將選出貴族代表組成代表團前往大唐帝國首都中州覲見帝國皇帝陛下,還將與帝國政務院首腦就多頓地位、行政架構問題進行協商。伯力立即成為了一座不設防城市,剛剛登位不到一個月的謝菲爾德(安德烈二世)宣佈下野,唐軍第九軍團和十五軍團暫時接管伯力城防務,而第十三軍團則繼續向北挺進,與4月29日進入多頓北部重鎮哈巴羅夫城,與已經開始進入這一地區的柏因族蒙萊部落軍會師。
相比於在多頓王國的進軍,第三軍團在普爾的進展更為順利,事實上由於普爾主力軍隊已經在東線大戰中被全數殲滅,在東線戰役結束之後,普爾王國就陷入了嚴重的政治危機中,喪失了幾乎全部軍事力量,僅僅只剩下一個兵團還在北方苦苦支撐,而北方的羅巴克人似乎也看到了希望,攻勢也是一浪高過一浪,整個普爾北方只剩下唯一地據點冰河城還在普爾人手中,但是羅巴克人似乎已經不想將戰場侷限於在北方,而開始集結大軍南下,而整個中南部普爾軍根本就沒有一兵一弈的正規軍,面對積怨已久的羅巴克人,普爾王國陷入了一片風雨飄搖之中。
普爾貴族們清楚的意識到如果不盡早與大唐達成投降條件,那一旦羅巴克人佔領了普爾中部,那普爾貴族們賴以生存的土地都將被那些野蠻人的柏因人所吞噬大半,相比之下,大唐帝
帝國並不會將貴族的土地收歸國有,普爾喪失的不過是行政上的統治權,這對於已經走投無路的普爾人來說實在算不上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沒有了軍隊,要想挑戰大唐,現在沒有那個普爾貴族還會有這樣愚蠢的想法。
但是要讓高貴的普爾人去屈從與那些醜陋不文的柏因蠻族,那普爾人寧肯選擇死亡,在他們看來大唐的強盛和文明已經證明了唐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兩虎相爭必有一敗,利伯亞人既然敗了,也敗得心服口服,敗在唐人手中也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何況唐人的文明和發達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利伯亞人,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還是在軍事上都證明了這一點,承認失敗臣服強者也是可以接受的現實。
在一方面動員預備役部隊積極抵抗羅巴克人入侵的同時,普爾貴族們也加緊了與大唐的協商對話程序,所以當大唐第三軍團進入普爾南部地區時幾乎沒有遭遇任何抵抗,民眾們也只是抱著一種無可奈何而又自我安慰的心情看待著昔日南面的強鄰進入自己的領地中,至少這比那些該死的柏因人踩在這片土地上要好得多,他們都在等待著貴族代表就普爾人的利益與大唐帝國進行協商,為普爾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