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心的等自己表兄將目前整個印德安局勢介紹完畢,腓特烈又花費了一些時間結合自己掌握瞭解地情況整理思路。但走到現在他還是沒有能夠說服自己同意克魯夫這個有些冒險的計劃,非是自己優柔寡斷,這件事情太過重大,可能會影響到呂宋在南印德安的統治,一旦失利。甚至有可能波及到尚未完全穩固的科米尼地區的統治地位。他必須慎之又慎。
“很簡單,因為我們必須這麼做,否則我們就會失去這片土地地控制權和影響力。在此之行,我也曾反覆問過自己,如果我們繼續這樣維持現狀。那我們會怎麼樣?無論我從哪一種角度來推算設想,最終結局都是我們在南印德安地區地統治將會被完全戰勝了漢森同盟而勢力大增的唐人所取代,所以我才會下定決心策劃這個計劃。當然風險很大,如是如果沒有風險,那也就無從談及了,我們可以想象得到崔文秀是不會容忍一個沒有風險的可能性存在的。”克魯夫呷了一口咖啡淡淡道。
第一次聽得自己表兄用如此肯定的語氣這般說話,腓特烈怔了一怔,重新審視起自己這位表兄來。這個計劃應該說相當大膽,幾乎是要讓目前駐紮在南印德安地區地呂宋軍傾巢出動了,但是一旦實施成功,的確能夠給唐軍以致命的打擊,至少可以讓唐軍在整個印德安地區甚至在中大陸地勢力和士氣以及影響力都遭到很大的削弱。但是如果要說能夠一舉斬斷唐軍在這裡的根基,腓特烈不這麼認為,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對這個計劃的欣賞,因為他同樣是一個崇尚主動進攻的人。
“你覺得目前的時機己經成熟了麼?”腓特烈不再質疑這個計劃的可行性,但是他需要斟酌這個計劃的實際操作性。
前線傳來的情報證實唐軍的確在伏爾加河畔轉道向北,這說明唐軍的確欺騙了漢森同盟,因為在此期間唐軍的所有活動沒有受到漢森同盟軍的任何襲擾。唐軍轉道向北必然會在克爾曼行省和漢森同盟軍中的主力漢諾威第二兵團正面交鋒,可以想象得到、崔文秀還會在其他幾條戰線向漢森同盟方面發動全面進攻,這是崔文秀的風格,不動則已,一動全動,傾盡全力,必竟全功。
漢森同盟軍在西印德安駐軍數量遠不如唐軍,但是他們軍隊的戰鬥力腓特烈卻是相當清楚,相比之前唐軍駐紮在印德安地區的軍隊大多屬於李無鋒地二線軍團,比如第七軍團、第十軍團以及印德安軍團,除了捷洛克軍團勉強可以稱得上一線軍團外、腓特烈並不認為唐軍同等數量軍隊戰鬥力就能壓漢森同盟軍一頭,相反、腓特烈認為唐軍甚至可能會在初次按戰中吃不熟悉對方的虧。這種情況下呂宋軍全面出擊,應該是一個好機會,但是腓特烈還是想聽聽克魯夫的意見。
“我認為目前應該是最合適的時機,唐軍目前在南線與我們交界地區事實上只駐紮有第七軍團一個師團,以及他們的僕從軍旁遮自衛軍三萬人。旁遮自衛軍是在鮑林擔任旁遮部首席代表時候一手訓練出來的,真正的精銳約五萬人,目前三萬人被崔文秀徵調到了拉合爾行省駐紮,另外兩萬人駐紮在塞爾姆斯。這支軍隊戰鬥力我們不太清楚,但是估計不會超過唐軍的印德安軍團或者第七軍團,無論鮑林用什麼手段方法,印德安民族本身特有的性格決定了他們計程車兵不會成為多麼優秀的軍人。”看見腓烈嘴角露出若有若無的笑意,克魯夫連忙補充道:“這不是我一個人的看法。”
“也就是說,目前唐軍在南部邊境地區駐紮的兵力只有五萬餘人,如果我們傾盡全力……”克魯夫正想繼續說下去,卻被腓特烈揮手製止道:“慢!情報顯示不是說唐軍有兩個遊騎兵團從騰格里草原南下了麼?現在他們的位置在哪裡?我好像沒有看到有關他們動向的情報!”
“遊騎兵?腓特烈,你的意思是唐軍的遊騎兵會在南線出現?”克魯夫意似不信,反問了一句。
“我沒有這麼說,但是我需要核實唐軍遊騎兵的動向,至少我沒有在帕梅、米洛這一線看到他們的活動情況,如果沒有獲得他們的確切動向,我們想要向北發起進攻,就需要將這兩支部佇列入可能出現的範圍,並作出相應對策。”腓特烈搖頭,但是言語間的語意卻是明確無誤。
“按照崔文秀的作風,唐軍遊騎兵應該會出現在德信行省或者呼羅行省戰場上,利用正面兵力吸引敵軍主力,用遊騎兵從側翼襲擊,這是崔文秀乃至唐軍使用遊騎兵的慣用手法。”克魯夫話語雖然肯定,但語氣卻暴露了他內心的不確定。
“克魯夫,崔文秀若是一貫用常規手段來打仗,我想他只怕也難以被李無鋒委以重任了。不瞞你說,我仔抽研究過唐軍兩大將領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