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影響,故在文化及用玉製度上,均受宋堂文化的影響,玉也不例外。朝廷用玉,廣於唐宋。規定皇帝系玉束帶,五品以上官吏服金玉帶。
遼代玉器制度,除脫始於唐風外,其自身特點:
a用玉上,崇尚白玉,尤其推崇和闐白玉
b契丹貴族金銀玉互用
~契丹貴族把這些價值連城的佳材融為一體,製成精美絕倫的工藝品,既反映契丹族的工藝水準,同時又折射出契丹貴族奢侈的生活
c契丹貴族真玉寶石兼用
遼代玉器具有其獨特的民族風格。
玉代版是遼代重要的朝廷用玉,其特色是定數不一,厚薄略有出入,多光束無紋,四角常以銅釘鉚在草帶上。遼代肖生玉器以動物造型為主,植物和幾何造型很少,這可能與契丹以遊牧經濟為主,長期與動物為伍有關。
第十四章金代
金代所處的年代是和南宋相對峙的特殊年代,同時又是北方少數民族所為,因此具有濃郁的時代特色與民族風格。
金代玉器繁榮的原因:
a女真族在契丹遼代及北宋地區大量掠奪珍寶,刺激了金代玉器的發展
b其統治區域包括今之東北三省、河北、西、山東以及河南、安徽、江蘇一部份的廣大地區
c學習先進的中原文化,促進了金代玉器的發展
d金代有較為充足的玉料、玉匠,加速了玉器的發展。金代玉以回鶻貢進或透過西夏轉手得到新疆玉。為了確保玉材的使用,金規定朝廷愈多用和闐玉琢制,祀天地之玉皆以次玉代之。金在擴張過程中,俘虜的大批玉匠,有的原在遼境內,有的直接從北宋境內擄掠而來。
3“春水玉”、“秋山玉”是金的代表作。
契丹、女真均是北方遊牧民族,漁獵經濟站主導地位,春水、秋山員為契丹族春、秋兩季的漁獵捺缽活動。所謂捺缽,即契丹族本無定所,一年之中依牧草生長及水源供給情況而遷居,所遷之地設有行營,謂之捺缽。
女真族建立新政權後,承襲了契丹的舊俗,狩獵於春秋的娛樂活動,並將捺缽漁獵活動改稱為「春水」、「秋山」。
4常見的「春水玉」表現為殘忍場面,通常是海東青促天鵝圖。
5海東青是一種神鳥,又名鷹鶻、吐鷹鶻,主要生長於黑龍江流域。它體小機敏,疾飛如電,勇猛非凡,自古以來深得我國東北各民族的喜愛,有專人進行馴養,用以捕殺大雁及天鵝。
6秋山玉是表現女真族秋季狩獵,射殺鹿的情景。在金代,秋捺缽也稱伏虎林。在雕琢技法上,常留色玉皮作秋色。在表現手法上,秋山玉有繁、簡、粗、細之分。場面不像春水域殘酷無情,而是獸畜共處山林,相安無事,一副世外桃源的北國秋景。嘎拉哈玉玩具,也是一種充滿女真民族情趣的玉具。玉嘎哈拉,是女真貴族兒童的玩具,中間有穿孔,可隨身佩帶。玉形似羊或狗子的髕骨。類似漢族童子玉墜,似有希冀少年福祉不斷之意。因是羊或狗子之骨,是北方主要供食用動物之骨,長年佩帶,具兆祥之瑞
金人常服玉帶為上,庶人禁用玉。
金代女真族佩帶玉較為發達,其時稱作「列」,多作腰佩。
金代佩飾玉以花鳥紋為主。
金代花鳥形玉佩,多作綬帶鳥銜花卉紋。
~因「綬」自與「壽」字諧音,故壽帶鳥是福壽的象徵。綬帶鳥銜花卉紋,寓意春光長壽,勃勃生機
龜巢荷葉,是金代另一重要玉佩。是壽意類。
金代玉佩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其藝術,不是孤零零的表現一個物體或一件動物;而是花與鳥、龜與荷葉、魚與水草相輔相成,動靜結合,表現出周圍的環境特點,富有生活氣息。
第十五章元代
蒙古滅金以前,幾乎沒有琢玉業。滅金後,特別是建立元朝,將首都遷至大都入主中原後,由於受金代文化和漢文化的影響,元朝琢玉業得到很大發展。
元朝琢玉業有很大發展,其特點為:
a接受漢族傳統的愛玉風上,近取金宋、遠法漢唐
b繼承宋金傳統琢法技藝。元朝政府網羅掌握了大量的工匠,使之官辦手工業生產
c沿用宋金玉器傳統題材:花卉紋的延續,螭虎紋的再興,春水玉、秋山玉的進一步世俗化,虎紋是龍子之一,始見西漢,歷代雖有雕琢,但運得均不多,元代螭虎紋不僅應用得多,而且非常成功,並創造元代的風格。江春水玉逐漸演化為鷹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