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3 / 4)

小說:調教香江 作者:童舟

,準備好好安撫一下康劍飛這個香港同胞。

346【收起的相框】

read_content_up;

首都來的人是個頭髮花白的老太太,藝名叫做李鳳英,聽說年輕時候也是一個很有名的人民藝術家。除了這位李鳳英外,中國唱片公司總部還派了幾個人過來,其中就包括當初擅自做主製作chun晚歌曲唱片的那個製作人。

武宇凡口中的李副社長,其實應該叫做李副經理才對,只不過暫時沒改過口來。

中國唱片社兩個月前改組成立中國唱片公司,如今已經改組完畢,原本的中國唱片社、中國唱片廠和中國唱片發行總站,都歸入中國唱片公司旗下,並且成為其旗下的子公司。

前段時間他們沒把康劍飛當回事,其中也有因為公司制改革,中國唱片社內部管理混亂有關。要知道就連英美的歌曲作品,中國唱片社以前也都是購買了版權的,怎麼會缺那點錢坑康劍飛?

“這位就是香港來的康先生吧,真是年少有為!”李鳳英老太太主動握住康劍飛的手,露出和藹的笑容道,“康先生的《故鄉的原風景》我聽過,簡直就是大師級作品。”

“李經理謬讚了,雕蟲小技不值一提。”康劍飛謙虛道。

《故鄉的原風景》是兩年前在亞洲和歐美陸續發行的,在香港和臺灣小有轟動,並且在全世界都有一定影響力。就拿美國和ri本來說,雖然普通民眾沒有多少人購買《故鄉的原風景》,但在音樂圈子裡,這張純音樂專輯卻受到極大的推崇。

由於中國的陶壎沒有被推廣開來,還有許多音樂人主動幫忙把曲子改為陶笛版本,常常被引入電視、電影作品當中做配樂。這兩年只在《故鄉的原風景》上面收入,康劍飛個人就陸陸續續進賬160多萬美元,更別提風行唱片和哥倫比亞唱片公司賺的錢。

中國唱片公司也是前不久才發現這張唱片,剛開始還以為是美國人的音樂作品,結果派人跑去購買版權,才知道作者是個中國人。

不查還不知道,中國唱片公司的人一打聽康劍飛此人,才知道他已經在香港大名鼎鼎。中國唱片公司的副總兼專職副社長趙晨,在聽了《故鄉的原風景》之後大受感動,特別是知道這些曲子全由中國的古老樂器演奏,更是下定決心要將其推廣發行。

然後康劍飛饒開中國唱片總公司,跑來廣/州跟地方單位合作的事情就被趙晨得知。瞭解前因後果之後,趙晨把當初負責chun晚唱片的製作人臭罵了一頓,接著又派李副總前來跟康劍飛接觸。

李老太太身後站出來箇中年男子,賠笑著與康劍飛握手道:“康先生,chun晚唱片的事情,是我工作上的疏忽。”

康劍飛也懶得問對方名字,呵呵笑道:“哪裡哪裡,大家都是為了藝術嘛。”

李鳳英老太太見康劍飛笑著把事情揭過,心頭也總算鬆了口氣,問道:“聽說康先生正在跟廣/東唱片社合作一張唱片?”

武宇凡生怕總公司來搶他的生意,連忙說道:“我們跟康先生的合作已經步入正軌了,馬上就要進入錄製階段。”

此時中國唱片總公司的老總兼總社長由廣播電視部部長親自擔任,不過老總一般都不管具體事務,只是在那裡掛了一個名號,所以中國唱片公司實質上是兩位專職副總說了算。

李鳳英雖然也是副總,但卻不是專職副總,級別雖然比武宇凡高了許多,但握有地方唱片社實權的武宇凡根本不怕她。

在武宇凡表現出死不鬆口的態度後,李鳳英也打消了搶生意的念頭,只說道:“康先生的唱片,如果有需要的話,總公司可以幫忙聯絡發行。”

武宇凡眼睛一亮,有中國唱片總公司幫忙發行,可比他一個一個的聯絡兄弟單位要方便多了。沒等康劍飛開口,他就握住李鳳英的手說:“感謝zhongyāng同志的幫助,我們一定會把工作做好的。”

事情就算是這樣定下來,之後就是康劍飛跟著李鳳英一行人在唱片廠閒逛。

除了與康劍飛溝通外,李鳳英一行其實還有另一個目的,那就是下來視察廣/東唱片社、唱片廠、唱片發行站三個單位,為之後的地方唱片社公司制改革做探子。

轉了大半天,直到中午休息的時候,李鳳英才跟康劍飛說到正題:“康先生的那張《故鄉的原風景》,我們公司的趙副總非常喜歡,公司也有意向在大陸發行,不知道康先生有沒有什麼意見?”

康劍飛也不在乎那幾個錢,他現在就是來打通關係的,送人情乾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