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部分(3 / 4)

小說:調教香江 作者:童舟

一般被康劍飛訓斥。肯定有人心裡不爽,但他們卻不得不承認康劍飛說得很對,同時也思考著以後是不是該轉換投資思路——畢竟現在的臺灣觀眾都變精了,不像以前看到有香港明星主演就傻乎乎的掏錢進影院。

康劍飛這番話不僅僅是對臺灣片商說的,還有陳容美、羅傑承這樣半路出家的香港製片商。他們根本就不懂電影。手裡握著院線盲目地投資拍片,同樣只看明星不看劇本,導演用大卡司一忽悠就掏錢,最終釀成現在爛片扎堆的糟糕現狀。

康劍飛此時已經完全主導這次會談。他說道:“我提議,香港電影從業者協會應該規範一個港片製作章程。這個章程不是強制性的,而是給製片方和投資人做參考。堅決抵制那種靠明星片約騙投資的導演。在座各位大都有家有業,那些導演可以趁著港片繁榮撈一票就走人。但你我卻是有製片公司、有院線公司的,把整個市場玩壞以後。最後損失最大的是誰?是你,也是我,是我們大家!”

這下輪到香港的製片商們沉思了,康劍飛的話確實發人深省,甚至他們以前自己也考慮過這種問題。

就算沒有康劍飛出現,1993年港片糟糕的票房現狀,也讓一大批香港從業人員警醒。他們紛紛上書港英政府,要求港府增設一個電影局,以官方力量來規範混亂的香港電影行業,但直到九七回歸,港英政府都沒有正面回應過此事,他們才不管香港電影的死活。

康劍飛繼續說道:“明星的片酬是壓不了的,某某明星我們給他定500萬的片酬,他真會老老實實地聽話?你真按照這500萬的標準去請,結果另一家公司出600萬的價,你說他會答應給誰演戲?”

說到這裡,康劍飛又語氣一轉,“當然,今年港片的本埠票房和海外票房,什麼情況大家也看見了。三個字,那就是‘不景氣’,票房低靡壓一下演員片酬這也很合理,這跟票房興旺時提高演員片酬是一個道理。我們東方娛樂經紀公司,會盡快與香港演藝人協會進行協商,制定一個演員片酬參考價目表出來。但這只是權作參考,並不會強制執行,也沒人能強迫明星必須按照哪個價來接戲。”

聽到康劍飛終於鬆口,臺灣八大片商那邊也輕鬆了許多,他們都知道這種事不可能一蹴而就,能弄出一個港星片酬參考價目表就很難得了,以後請演員壓片酬至少也有一個依據。

最後抽傭發行的問題,也沒能談出個讓雙方都滿意的結果,最後只能是各憑意願合作。既然有些香港製片商不願抽傭發行,那行,人家夢工廠和嘉禾願意,咱們以後不買你的片子,專買這兩家公司的,片源不夠大不了放老片子撐場面。

別以為臺灣片商幹不出來這種事,在另一個時空,雙方第二輪談判談崩以後,他們整整半年的時間沒有買過港片,許多臺灣電影院不得不反覆放映老片來應付。最後香港的製片公司實在撐不住了,半年時間倒閉一大片,臺灣的片商和院商同樣損失慘重,雙方迫不得已又坐到一起進行第三輪協商。

但經過那半年抵制港片的風潮,香港電影業損失慘重,倒閉了將近一半的製片公司和影院,後來雖然港臺雙方把事情協商解決,但港片卻從此走向衰落。

好在有康劍飛的干預,這次大家沒有直接談崩,雖然仍舊有問題需要解決,但在主要問題上卻都做出了應有的妥協。

談判到最後,臺灣片商和香港的製片商達成和解,並決定把這種談判建立起長效機制,規定:“港臺有關組織每月召開一次會議,就電影投資、製作、發行等問題交流意見”,達成“有關電影商業上的評估必須具備資料,不合理這需作出適當調整”等多項協議。

這次會議一共誕生了三個相關機構,即:

【港臺電影合約協調小組】,負責清理、協調港臺雙方電影投資方面的舊合約,這只是一個臨時機構;

【香港演藝工作人員合理片酬評估小組】,負責制定香港導演、演員的片酬參考價目;

【港臺電影合作交流協調發展委員會】,負責定期召開會議,協調雙方矛盾、共商發展大計。同時,必須加入這個委員會的製片公司,才有資格往臺灣賣片。會員每年都要繳納一筆會費,用以維持委員會的正常運轉,並且委員會有義務撥款給【香港演藝工作人員合理片酬評估小組】,將這個小組設為長期有效機構。

這次會議註定被寫入香港電影史冊,甚至是華語電影史冊,後來因召開地點被稱為“將軍澳協定”,又因會議召開時間而稱為“四二一協定”。

康劍飛不想做什麼香港電影的救世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