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爽快應承,又固請坤元坐了洞中主位,自己側坐相陪。
孫洵與許飛娘二人越發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面面相覷,不知所以。
坤元不願在這虛禮上多加糾纏,浪費時間,只得告罪一聲落座。想到此行順利,心中歡喜。
書中暗表,這極樂真人前生本是通天祖師碧遊宮中駕前捧劍童子,故而方才在坤元識海中,青萍劍意與之頗為熟稔。五福仙子孫洵乃是碧遊宮中焚香玉女,百花仙子倪芳賢也是金鰲島上執扇素娥。
他三人昔年有舊,封神一役之後,通天祖師伴隨鴻鈞道祖常居紫霄宮,這三人在禹餘天中靜極思動,起了凡心,相約入紅塵歷練。雖然都是神胎仙種,卻不知世間險惡,根骨雖好,功力亦深,但卻神識矇昧,不悟前生。
又因為是上清一脈,暗中屢受天庭主事之人打壓,故而隱隱覺得不獲天眷,于飛升一事其實也不大熱切,故而拖延時日,遊戲人間。甚至想交好太清正宗峨眉一脈,希冀外功圓滿,能順利霞舉飛昇。
可今日極樂元神入得坤元紫府,玉冊上傳來通天聖人棒喝,頓時明悟前緣,故而悲喜交集,無法言語。既然明瞭身份,彼此言談便少了顧忌。
極樂與坤元相視而笑,又問坤元接下來如何打算。
坤元乃道:“九層高臺,始於壘土。今五臺弱小衰微,峨眉如日之起,只可徐徐圖之,不可操之過急。”
真人點頭讚許。
坤元忽爾想到一事,對極樂說:“我門下缺少得力的弟子門人,有一人與你甚有淵源,不知可否捨得入我五臺?”
極樂道:“何必還分你我,但請從容行事。不知所指之是否石洞中人?”
坤元撫掌大笑道:“然也,此子根骨之佳,不亞於昔日三壇海會大神。”
極樂也笑道:“如此極好,此子身上還有一樁大機緣,一併與了道兄。”
坤元笑而不言,繼續說道:“今人世乃多事之秋,民不聊生,內憂外困,明祚不保,然帝終不失其德,不應失其國,且華夏衣冠,吾不忍見其更易,故而我打算扶明滅虜,可積外功,亦是我所固願。”
極樂聞之驚呼不可,道:“明祚將終,此乃大勢,東北龍興,誠不可逆,師兄與峨眉一較短長還則罷了,何苦來無端沾染俗塵?”
坤元正色道:“鬥峨眉,興吾截教致大同;保明祚,救民水火積外功,二者並行不悖。吾意已決,雖千萬人吾往亦!”
(補全昨日所欠,今晚還有一更,明天最少兩更,謝謝書友的包涵,還請繼續多加支援!)
第二十回 坤元訪極樂 無禮犯仙顏
且說坤元與許飛娘二人離開五臺山月兒窪,遁光南下。途中亦不作停歇,直往西南方向而去。行了足有兩個時辰,坤元見前方林壑幽靜,峰巒疊翠,祥雲罩頂,靈氣四聚,端的是道家福地,人間仙境,方才按住劍光,與飛娘一起且行且觀。
許飛娘觀此地似乎眼熟,急切之間尚未想起,乃問道:“夫君,此地僻處西南,應該在雲南境內,不知造訪何人?”
坤元笑道:“昔年我也曾帶你來過一次,拜會此間主人,那時你剛入師門,功行淺薄,再加後來諸事紛擾,多有磨難,彼此間少了往來,不大記得也是有的。說道此間主人家,可是赫赫威名,此地乃是雲南雄獅嶺長春巖,前面有座仙家洞府喚作無憂洞,你可知何人在此修行參玄?”
許飛娘驚呼道:“莫不是昔日青城祖師上靜下虛極樂李真人嗎?”
坤元笑道:“除了李靜虛夫妻二人還有誰住在這無憂洞中?”
許飛娘暗暗吃驚,這是因為,極樂真人雖與混元祖師是昔日摯友,也和峨眉交好,彼此淵源頗深,極樂真人礙於天命大勢,未曾參與兩次峨眉鬥劍,即便看著混元祖師被峨眉暗算,也不曾出頭。
五臺上下對此頗有非議,深感痛心,覺得青城極樂一脈,遠不如華山等派來得仗義,但也知此老厲害,只敢腹誹,絕口不提,年深日久,自然漸漸淡忘。沒想到今日坤元居然帶著自己來此造訪,不由得心中忐忑,逡巡不前。
坤元看出許飛娘心中所慮,安慰她道:“飛娘勿憂,我來此訪友論道,不會沾染禍端。”許飛娘微微頷首,難掩心中焦慮。
再看那山路幽深,芳草侵道,仙法層層禁制,四外菸雲佈滿,只是不見無憂洞的所在。坤元暗笑,這李靜虛擺明是閉門謝客,還想似當年做個縮脖老龜,不願參合門派紛爭,可是如今倒也由不得他了。
坤元乃用仙法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