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連綿山勢,如龍起伏,綿延萬里,不見盡頭。飛到了一處山峰,坤元運目俯瞰,只見這山的四面碧水環抱,巖谷幽深,遍山都是合抱的梅樹,草木蔥蘢,百鳥爭喧,雖然已是初冬時節,完全是江南仲春天氣。
坤元忽而想到一處重要所在,便是長眉封印紫郢劍的魈神殿,昔日長眉飛昇之前將這件蜀山有數神兵利器封存於廟內鼓架之中,等待日後李英瓊自來取用,與周輕雲青索劍成就紫青雙劍縱橫蜀山的一段傳奇。
當即按下劍光,尋找神廟。果然看見前面山崖拐角處,隱隱現出一座廟宇。行到廟前發覺廟宇規模並不十分廣大,牆壁坍塌,廟門腐朽,顯得十分破敗。從門中望去,倒是可見內有一座鐘樓,再細看那樓下,木架之上,懸著一面紅漆大鼓,鼓漆鮮妍,這便是那紫郢劍封存之處了。
見到鼓面完好,坤元不禁得意大笑,心道,任你紫郢劍多麼厲害,遇到聖人劍意也得低頭俯首,自己的太平清寧劍潛力無窮,前番已經吞噬了三茅真君的貼身寶劍,想來還有些肉痛,日後不知道還要怎麼去找尋仙劍來給清寧劍升級。
當即來到鼓架之下,破開鼓面,取出內中一個白木劍匣,劍匣上面隱隱看出畫有太清雲篆。坤元記得還珠樓主記載,當時魈神殿中的殭屍扯碎木匣,紫郢劍化為一道紫光衝起,將其剖為兩截。
這乃是殭屍不識玄門符篆,故爾激起紫郢劍兇性,暴起殺敵。
坤元乃按照上清心法,遠轉玄功,小心煉化劍匣上的符篆。
哪知祭練多時,不見成效,心中疑惑,反覆運用中的心法口訣解咒,依舊無功。不由得心中焦躁,也不多想,乾脆直接召出太平清寧劍,將白木劍匣絞碎。
木匣破處,一道凜冽紫光飛起,似蛟龍一般在空中盤旋,忽然又直撲坤元面門,奇寒透體襲來,令人不寒而慄。
坤元忙將清寧劍抵住紫光,青紫兩道劍光鬥在一處。那紫郢劍雖無主人指揮,居然進退得法,靈妙非常,隱隱壓住清寧劍一頭。
書中暗表,這紫郢、青索二劍,在蜀山中均是頂級仙家神兵利器,承接太清一脈的套路,先天金精所造,自艾真子到長眉,已經在人間修煉數千載。
清寧劍雖然來歷更勝一籌,然不過是一絲劍意所化,劍胎尚未凝練周全,前次所遇茅君佩劍,本都是上清路數,故而收服容易,遇到太清手法練就的神兵便沒了先天便宜。兩下相遇,一時難分不分軒輊。
坤元見狀只好先硬著頭皮,御使清寧劍與之周旋。與紫郢劍這等神兵相鬥,於坤元也是極大的受益,前世混元祖師的記憶與上清道藏中所載用劍之法相互印證,清寧劍光越加遠轉純熟,不由暗喜,便由得紫郢劍一味纏鬥。
不覺二劍相鬥良久,坤元想到紫郢劍的劍柄藏於廟內佛像之中,當下分神觀瞧,果然瞥見神龕內的一尊佛像,胎土開裂,縫隙中隱隱發出綠光,快步來到跟前,伸手往佛肚皮中一摸,果真掏出一個劍柄,上面依舊封印有一道太清神符,以雲篆書就,非金非石,形制古雅。
拿在手中,正盤算這樣以其收服紫郢劍,那空中紫光好似通靈,坤元剛將劍柄拿到手中,居然化為一道紫電,往廟外飛去。坤元大意之下追趕不及,來到廟外已不見紫郢劍蹤跡。
不由得肉痛,轉念一想,便也釋然,天將降大任,必多有波折,自己秉承聖人之命,再興截教,亦不能毫無險阻,何必掛懷,當前最要緊的還是提升自己功力。
至於紫郢劍的劍柄那就不客氣的據為己有,日後還有段故事,坤元以紫郢劍柄為賭注,還和峨眉三仙有一場擂臺。
離了魈神廟,坤元一路施施然行來,莽蒼腹地,山景優美,除梅林外,那松仁、榛慄及許多不知名而又好吃的異果,遍地皆是,想到後世風景勝地人滿為患的場景,心中頗為快活。
莽蒼山不愧是蜀山數一數二的寶庫,天才地寶無數,且人跡罕至,實在是僻居修行的上佳之地。即便萬年溫玉、冰蠶等物不便巧取,那道家朱果,千年首烏等物也是自己目前所需之物。
漫遊閒逛之中,又過了數日,可惜一樣寶物也未尋到,聯想到此前收服紫郢劍不順,不由暗中計較,自己實乃偷天之幸,得聖人青睞,這般機遇下,再有貪心無厭,不知惜福,難免月盈而虧,水滿而溢。
如此看來,此行無有所獲也是幸事,想到此處,便息了一掃莽蒼山所有寶物的念頭,稍事休息,架起劍光迴轉黃山五雲步不提。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再說峨眉三仙自二次鬥劍後深感五臺派的五毒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