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渙散,而且崔延伯正在伐木造船,極有直攻之勢,更自涇河調來戰船,這使得環江之水完全失去了其險要的價值,加之崔延伯連奪三城,其聲勢和士氣幾乎已達到巔峰。万俟醜奴所領的義軍與之相比,的確不可同日而語。再說如今万俟醜奴身受重傷,往日他總是領著士卒衝在最前方,但現在卻一直不曾出現,這對高平義軍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而且,崔延伯更在營造著一種聲勢,那就是他大力宣揚說万俟醜奴身受重傷不能作戰,並說胡琛已死,這使得高平義軍人心極度惶恐。
万俟醜奴並沒有將胡琛的死訊傳揚出去,知道胡琛死亡的人數極為有限,但知道胡琛重傷的人倒是不少。
万俟醜奴一直在等待,等待蔡風趕來,葛榮已飛鴿傳書告之蔡風將至的訊息。此刻蔡風應該已經快到了,万俟醜奴相信蔡風,雖然他並未真正見過蔡風,但卻知道有關蔡風的傳說,更清楚黃海與蔡風的關係。
派蔡風前來高平相助,是万俟醜奴的意料中事,他並沒有看錯葛榮,葛榮的這種做法的確做出了極大的犧牲。
這也許就是葛榮的聰明所在,在這種年代,往往反映了一個事實——一個不怕吃虧的人,最終他總不會吃虧的。
如果蔡風來了,那高平這支義軍應該可以撐下去。在万俟醜奴想來,傳說應該不會太過失真,就連爾朱榮和破六韓拔陵那等人物都不得不承認蔡風是個可伯的對手。而他對蔡風破除定州,殺鮮于修禮,以及控制鮮于修禮的大軍,再破博野,殺元融,威懾河間、高陽兩座重鎮等諸般事實知道的並不少,又有蔡風擊殺莫折大提這些事件,足以讓他完全相信蔡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