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這包括不同人種之間面板色素沉著的不同,單位面積的面板上汗腺的分佈密度,以及類似的其他一些特徵;另一方面的改變就是不同人種之間最顯著的外在標誌——他們頭髮的分佈和樣態。
現代的人類已經用不著透過身體的進化來適應環境氣候了,人體的進化機能實際上已再無用武之地。我們早已學會了透過各種方式征服環境,用衣物,用篝火,用集中供暖,用製冷劑,用空調……人種之間的殘存的差異早就變得不再重要,以往作為人種界定機制的頭髮方面的差別,曾經為更好地區分不同的人類族群做出過巨大貢獻,如今卻成為過時的廢物,因為人類需要的不是保持人種之間的隔離,而是全世界人類的大融合。隨著人類的不斷融合,早晚會有那麼一天,過去那些用來區分不同人類族群的標誌將被徹底湮滅,儘管我們需要記取它們存在的價值,理解它們存在的意義。如果我們仍然固執地認為,頭髮上的差別就是為了把各個人類族群隔開,那就大錯特錯了,它們雖然表面看來非常顯著,但實際上它們只是一些瑣碎的、無足輕重的外在特徵,它們的本質就是如此。
讓我們迴歸主題,繼續探討女性的頭髮。很顯然,她們長長的頭髮和光潔的臉形成了強烈的視覺對比。如果說,像我們剛才探討過的,人類女性的頭上生長著那麼長的頭髮,最初就是為了提供視覺方面的辨識之利,那麼我們也就不會感到奇怪,為什麼在過去的悠遠歲月中,女性的頭髮會引起那麼多的關注,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女性的纖纖髮絲,時而被炫耀,時而被隱藏,時而被剪短,時而被修整,燙彎、拉直、盤上去、放下來、染色、焗黑……人類修飾頭髮的方法恨不得有上千種,而頭髮對於女性也著實是意味良多,它可以是女性最榮耀的擁有,也可能觸犯最嚴厲的宗教禁忌,女性身體的其他任何部位都不會像頭髮這樣,因文化差異的存在而閃現出千姿百態的風貌。
在仔細解釋這些具體的差異之前,有必要先來對頭髮本身多一些瞭解。每個人類的腦瓜上大約生長著十萬根頭髮,金髮人種的頭髮較細,作為補償,他們的頭髮數量相應地就會略高於平均數,大約為十四萬根,深色面板的人種大約有十萬八千根頭髮,紅頭髮的人髮質最粗糙,數量也僅在九萬根左右。
一般來說,每根頭髮的生長期為六年,隨後它就進入了三個月的休眠階段,之後就會脫落。在任何時候,人類總有90%左右的頭髮處在生長狀態,另外10%處於休眠階段。在人類的一生當中,平均每個髮根會陸續長出十二根頭髮。與其他哺|乳動物不同,人類沒有季節性的換毛,我們頭髮的厚度一年四季都是相同的。
平均下來每根頭髮一年能生長十三厘米,具體到健康的年輕人,其頭髮的生長速度可以達到每年十八厘米。因此,對年輕人來說,如果不對頭髮加以修剪,他們的每根頭髮在脫落之前都能長到一米多長,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其他靈長類動物所能達到的極限,是名副其實的只屬於人類的特徵之一。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二章 頭髮(3)
偶爾也會有例外的情形出現,少數人的頭髮在六年的生長期之後沒有休眠和脫落,而是繼續地長下去,它們就那樣長啊長的,有些能長到一人高。更有甚者,在極個別的情況下,有的女子的頭髮長得更長,能夠被它的主人踩在腳底下。曾經有個美國的年輕女子,擁有長度超過四米的秀髮,但與來自中國的世界紀錄保持者相比,這位美國妞的成績就算不得什麼了,中國的那位姑娘頭髮長度接近五米。看起來在人類的遺傳基因中,似乎還是注入了某種讓頭髮持續生長的動力,在個別情況下這種動力甚至會失控,從而導致一些人擁有了非常非常長的頭髮。
雖然不是每個人的頭髮都能長到那麼長,但有一件事情還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既然擁有數量那麼龐大的頭髮,慣於搞發明創造的人類當然不會坐視,他們很快就嘗試著在頭髮的形狀和樣式上玩開了花樣。透過發掘出土的一些非常古老的女性雕像,我們能夠確信,關於修飾頭髮的種種嘗試至少在兩萬年前就已經開始。有不少來自石器時代的雕像,能夠被清楚地區分出髮型,而且很顯然,他們的髮型是有意設計的,比如說,有些人物的雕像,他們的頭髮是集中紮在腦後垂落下來的,而有的人物雕像還額外編了一條小辮子,俏皮地垂落在右邊的肩膀上。
如果去向那些古老的歲月中探尋,我們就會發現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佔據主流地位的髮型是怎樣緩慢地發生改變的,而每一種髮型又都明顯地帶有那個時代的典型特徵。進入現代社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