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除掉之外。其他82MM迫擊炮,37MM戰防炮,後續改進的47MM長管反坦克炮,75MM山炮,野炮以及以上口徑的各式火炮加起來超過1。5萬門,合計超過120萬以上的兵力,一次xìng全部投入到了戰爭中。
除了兵力上略微遜sè於蘇軍之外,在技術兵種上對於飽經國防軍轟炸摧殘的蘇軍已經強出了不止一籌。
“轟”,“轟”!龐大的現代化軍隊在幾百里長的陣線上撞擊在一起,裝甲叢集如同兩列高速開進的火車相互撞擊。角力。
開路者重型坦克那105MM口徑的加儂炮足以讓任何蘇軍為之望而生畏,一門105MM重炮並不可怕,因為重一點的火炮難免都有著自己的侷限xìng。不過一旦移動起來,威力增幅可就不是一兩倍了。
即使是蘇軍的KV型坦克碰到開路者,基本上也是一炮死。為此蘇軍緊急給KV坦克換上122MM口徑的火炮,只是暫時還沒來得及運到前線來。
戰爭剛發動時,蘇軍本來是進攻方,後來被打回了防線內龜縮起來。再到現在已經處於絕對的勢。
數千輛坦克在漫長的陣線上廝殺,冒著黑煙的飛機像下餃子似的往下掉。
“啊”不時有躲在工事內的蘇軍在火焰噴shè擊的攻擊下渾身冒火地從工事裡面慘叫著躥了出來,其慘狀看上去分外的恐怖。
大清洗過後。蘇軍計程車氣還沒有回覆到最高峰的時期,比竟以前只要防著敵對國的軍隊,現在還要防備著自己人,不知道什麼時候便要被抓起來扣上頂賣國通敵罪的帽子,然後被抓起來處決,內部的恐怖遠比外在的敵人來得可怕。
“轟,轟,轟…。。”蘇軍的I1
I16在天空中奮力的掙扎,可是難逃被龍鷹擊打爆的下場,此時少數的龍鷹4型戰機已經裝備了2門20MM航炮,一炮打出去,只要命中,就是全金屬蒙皮飛機也挨不住,更何況蘇聯的這種木結構的戰鬥機。
第一次中亞戰爭時期,蘇聯和民國的技術兵種最為接近,而且在陸續擊敗了列強的干涉軍,剿滅了國內各地叛亂,在西方列強的圍堵下蘇維埃政權蒸蒸rì上,蘇聯計程車氣也處在最高峰,戰力很強。若不是關鍵時候民國來了次斬首行動,收得奇效,想在正面戰場上擊敗蘇軍恐怕付出的傷亡比例不會比蘇軍低上多少。
而此時,蘇聯在技術兵種上已經開始整體遜sè於民國,更要命的是幾次慘敗於民國之手的經歷,再加上蘇聯內部傳播的恐懼還沒有完全散去,致使蘇軍計程車氣比民國國防軍要低了不止一個層次。
打仗武器比不上敵人,只要敢打敢拼,多少會給敵軍帶來大量的傷亡,可是在武器遜sè於敵軍,士氣更是差了許多的情況下,一旦堅固的工事靠不住,結果無疑會是相當可怕的。
“咻!”“咻!”“咻!”
隨著被擊毀的蘇軍戰機起來越多,民國的轟炸機已經開始隨心所yù的轟炸蘇軍的地面工事。
個別極為強勢的KV坦克利用自己厚重的裝甲,逆流阻擋著民國的裝甲洪流。給民國的坦克帶來著巨大的傷亡。民國的巨鯨式,開路者重型坦克不可能面面俱到,總會有些照顧不到的區域。往往蘇軍的一輛KV1或者KV2型坦克擊破六七餘輛方塊4或者方塊5自己卻安然無恙。表面上只是多了一些深深淺淺的彈坑。
不過隨著民國的轟炸機越來越多,這些強大的KV坦克好運也到頭了。
“咻”七八顆航彈從天而落,大部分落在了旁邊,炸到了一片蘇軍士兵,另外一顆正中炮塔。
巨烈的爆炸聲過後。KV坦克的附近已經滿是彈坑,而剛才還橫衝直撞的KV,此時已經變成了一堆廢鐵。冒著黑sè的煙氣。
當然,民國的“巨鯨式”,還有更加威猛的“開路者”同樣是一往無前。雖然速度緩慢,但步伐異常堅定,蘇軍同樣無可奈何。
一片嗡嗡聲呼嘯而過,俯衝轟炸機雖然準確率高,但載彈量終究還是有限,水平轟炸機的作用仍然無可替代。數十架水平轟炸機形成的機群每從一個地方掠過,航彈如雨而來。緊接還沒有等蘇軍完全回過神來,已經軋平了前線蘇軍的民國鋼鐵洪流已經開到。以不可阻擋的氣勢摧毀蘇軍的陣線,摧毀蘇軍的抵抗意志。
數百里的漫長陣線上,硝煙密佈。整片大地都在時而明顯時而微弱的搖晃中。不管是中亞,還是此時的北湖至伊爾庫茨克防線一帶,直接參戰的飛機都不低於5千架,坦克也都超過了6千輛,這場決定亞洲霸權歸屬的戰爭。已經絲毫不遜s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