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伴讀做個取瑟而歌的榜樣,所以常常有無妄之災。如今惠親王照料弘德殿,監督皇帝的課業,用奕詳來伴讀,父親罵兒子,可以無所顧忌,使得小皇帝更有警惕的作用。當然,這樣子在奕詳是犧牲,而此犧牲是有好處的,將來皇帝親政,想到當年同窗之雅,池魚之殃,對於奕詳一定會有分外的優遇。
此外又定了十五條皇帝上學的章程,由惠親王當面呈遞兩宮太后,第一條就規定,皇帝每日上書房,“先拉弓,次習蒙古話,讀清書,後讀漢書”,慈禧太后一聽就皺了眉,“到底才七歲。”她問:“功課是不是太重了一點兒?”
“上書房的規矩,幾百年來都是如此。”
一提傳統的規矩,她不便公然反對,同時心裡雖不以為然,“那便起的晚些,讓皇帝每日睡好,才有力氣進學,”
“是,這還是一半功課”。”惠親王面色凝重,略略提高了聲音說,“臣奉旨常川照料弘德殿,責任甚重,如履薄冰,求兩位太后,對皇帝嚴加督責,庶幾聖德日進,典學有成,不負列祖列宗和先帝在天的期望。”
“五叔說得是!”慈禧太后答道,“‘玉不琢,不成器’,將來也要五叔多多費心。”
“臣一定盡心盡力。”
等到惠親王退出之後,慈禧太后對著帶著惠親王引見的恭親王說道:“皇帝讀書自然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