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想到皇帝還有這樣的心思,很好很好啊。”太后頗為欣慰。
“是,”安德海也湊趣道,“之前奴才還有些心疼,把最好的馬車獻給了皇上,沒想到,這四九城的有錢人,見到皇上這天子都乘馬車出入,紛紛就都學了起來,馬車供不應求。”安德海笑眯眯的,“內務府賺了好些錢。”
“這馬車雖然是便利,奈何這官道不甚平整,”同治皇帝吐槽北京城的基礎設施,“這圓明園到宮裡頭的官道似乎還是乾隆爺時候修建的,這些年修修補補,早就不成樣了,馬車跑的快些,兒臣坐在裡頭,能飛起來。”
“這官道是該修修了,工部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太后順著皇帝的話講吓去,卻突然停住了,臉上露出了迷茫的神色,“老是修不好官道……”太后似乎想起了什麼極為重要的事兒,但是又突然想不起來,就卡在那裡,似乎魂遊天外,皇帝等了好久,也不見太后說話,這才有些疑惑得問道:“皇額娘您這是怎麼了?”
慈禧太后在思考之中被打斷,猛地驚醒,“皇帝,我們剛才說什麼了?”
“說這水泥的事兒,說官道修不好。”
“水泥,官道,官道水泥!”太后的腦海之中似乎有義道閃電閃過,“我明白了!”太后容光煥發,“我明白了!”她連忙吩咐安德海,“你去馬上找那個英國商人,把水泥配方的事兒務必拿下!再叫穆揚阿進來!”
皇帝有些莫名其妙,“怎麼突然叫穆揚阿進來?”
“多虧了皇帝,不然我險些忘記了這水泥最有實用的功效,”太后茅塞頓開的樣子極為開心,拉住皇帝的手,“皇帝,你說這水泥一旦凝固,就是堅硬無比?”
“是,所以兒臣覺得用在建造之事上必然是有奇效。”
“所以可以修官道啊!”太后大喜道,“官道若是平整順滑,豈不是馬車可以大行其道?”
“是啊,”同治皇帝原本懵懂,這時候也是領悟到了太后的意思,大喜得點頭,“如此以來,官道修的好了,豈不是馬車可以大賺特賺了,”看到慈禧太后笑而不語,皇帝想了一番,又想到了什麼,眼神驟然一亮,“官道修的好了,平叛大軍後勤無憂也!”
“正是這個道理,我正怕新疆遠在天邊,就算是陝甘就地徵糧,也是極遠,後勤不穩,大軍難安,如今有了這水泥,想必是能事半功倍了!”
“可是,急切之間如何能鋪就大道呢?”皇帝也有自己的顧慮。
“恩,”太后微微思索,“這原本的官道能用,就先用著,先修,”太后下了坑,眯著眼睛看著掛在牆壁上的地圖,“玉門關到哈密的一道,不計代價,讓糧道通暢。皇帝啊,”太后激動得說道,眼中全是笑意,“你啊你,真是聰明啊!”
“都是皇額娘教導有方,”同治皇帝也笑著說道,“皇額娘,看在兒臣建言有功的份上,不如放兒臣幾天假?”
慈禧太后呲牙笑了一下,“不準,”皇帝一臉沮喪,太后坐回到炕上,“禮親王原本監督你的學業,已經說了好幾次,要把你的半功課變成滿功課,我想著你又要學習騎射,又要學國語,又要上四書五經,三四天還要去同文館掛著,每日還要陪著我上朝,這都忙得很,所以不同意要變成滿功課,要是滿功課,更有你忙的了,”太后看著同治皇帝臉上隱隱透露出來的倦色,心裡也心疼,“知道你累的很,只不過這千斤的擔子總要交給你的。”
“兒臣瞧著這騎射不練也罷了,還有這國語,”同治皇帝打了個哈欠,眼中都是淚水,“武雲迪去了西北,這騎射平時也沒什麼好練的。還有國語,”同治皇帝大為抱怨,“別說這朝中的滿大臣,就連八旗之中都沒幾個人懂國語了,我倒是和七叔說了幾句國語,沒想到他瞠目結舌,一下子反而沒反應過來,皇額娘若是疼兒臣,就把這國語給鞠了吧。”(未完待續。)
十四、營造法式(二)
慈禧太后板著臉說道,“國語騎射溜冰乃是國朝立足的根本,你倒是賣乖,還一下子就要免了兩個,罷了,你累是累,不過這國語和騎射不可偏廢,只是把國語和騎射安排五日一次罷了。”皇帝畢竟還是小孩,連忙就歡呼雀躍。太后搖搖頭,這會子用午膳的時候到了,唐五福上前請旨,午膳擺在那裡,“就擺在後殿,臨著水,倒也方便,皇帝也在這裡用吧。”
皇帝連忙說道:“已經約了大姐同在她那裡用膳,倒是不敢打擾皇額娘了。”
“也罷,你去吧。”太后含笑看著皇帝離開,安茜笑道,“看著皇上就是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