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去的軍隊人數太少,有可能打不過高句麗軍,本來對付高句麗的好辦法,是慢慢地吞食,花上數十年的時間,不斷地以小股部隊出擊,一個個地拔掉他們遼東的城池,穩固住遼東之後,再聯合百濟和新羅,南北對進,徹底滅掉他們,只是陛下的心太大,等不了這麼久,想要畢其功於一役,所以才會弄成現在這樣。”
沈光的眼中光芒閃閃:“王侍郎,你是說,這次戰爭,我們有可能輸?”
王世充搖了搖頭:“我軍的實力還是有優勢,但是在我看來,一舉滅掉高句麗只怕不太可能,我軍的存糧雖然夠吃上一年,但是未必能及時運到前面,若是能攻下遼東城,這次就算是大獲全勝了,至於滅高句麗,那得是以後的事情,不過陛下肯定到時候要親臨戰場的,遼東城城高溝深,守將又是高句麗的名將,不是那麼容易攻得下來的,沈老弟,若是陛下到時候出現在戰場上,你可一定要護他的周全!”
沈光認真地點了點頭:“即使拼了這條命,也一定要保護好陛下的,王侍郎,你儘管放心吧!”
王世充微微一笑:“沈老弟,以後如果想要建功立業,下次開戰的時候可以來找我,以後我應該可以撈到一個行軍總管之類的軍職,你在我這裡,就不用擔心沒仗打,沒軍功立的問題啦!”
沈光笑了笑,露出兩排白色的牙齒:“下次有戰事,沈某一定來找王侍郎。”
王世充轉身向著崗下走去,走了兩步,突然回頭,對沈光說道:“哦,對了,今天你我談話的內容,千萬不要告訴別人,尤其是不能告訴陛下,畢竟不是什麼好聽的話,讓人聽到了,可能會動搖軍心的。有機會我會想辦法向陛下進言,儘量減少作戰的風險。”
沈光用力地點了點頭:“沈某明白,這些話,入得我耳 ,爛在我心!”
兩個時辰之後,御營以北二十里處,川流不息的軍隊排著整齊的行軍佇列,以最標準的行軍步幅與速度,堅定有力地向前走著,佇列的兩側是排成長龍的輜重大車,上面裝著糧草與軍械,而夾在中間的則是排成四行的步兵縱隊,一眼看不見盡頭的長龍兩邊,十餘里的範圍內,是四散賓士,掩護側翼的隋軍遊騎斥候,而夾在步兵方陣中間的,則是幾百人一隊,分成四行縱隊,緩緩前行的騎兵。這正是最標準的隋軍步騎混合的隊伍,一比二的步騎比例,盔明甲亮,旗鼓遮天蓋日,而中軍方向高高打著的一面帥旗上,繡著一個大大的“麥”字,正是這次全軍的先鋒,麥鐵杖所部的三個軍。
麥鐵杖立馬橫杖,站在一處側面的高崗上,看著崗下的軍隊如長龍般地向前行進,他的神情肅穆,黑黑的臉上,一雙眼睛時不時地閃著精光,似是在思考著什麼重要的問題。
跟在麥鐵杖身後的,是十餘名親衛將佐,他的兒子麥孟才,一身亮銀盔甲,在一行人中顯得格外的顯眼。(未完待續。。)
第九百七十一章 上陣父子兵
在大興城中和沈光從小玩到大的麥孟才,這回也是第一次上戰場,看著這威武雄壯的軍陣,顯得格外的興奮,睜大了眼睛,滿臉都是躍躍欲試的神色。
而站在麥鐵杖另一側的一人,則是個膀大腰圓,壯如熊羆的黑臉悍將,臉上一塊青色的胎記,單手持著一柄開山巨斧,正是和王世充在大興城外有過一面之緣的悍將費青奴。
費青奴那一團亂蓬蓬的,如同雜草般的鬍子動了動,而他的話語也從這團鬍子中鑽了出來:“將軍,我軍的行進速度要不要收著點?這樣不用等到申時,就可以走四十里了。”
麥鐵杖沒有轉頭,他搖了搖頭:“我麥鐵杖受了陛下的厚恩,委以這先鋒之職,又把最精銳的左武衛三個軍撥給了我,又有什麼理由不為陛下效死力呢?別的軍一天走四十里,我們不能這麼慢,傳我的命令,今天走六十里,以後每天得走八十里,一個月的時間,就得到遼河!”
此話一出,身後的眾將全都臉色一變,只有麥孟才哈哈一笑:“父帥,這樣最好,看這些大軍走得慢死了,還可以走得更快點,不如讓孩兒當先鋒,率騎兵先行,保管十天就殺到遼河,搭起浮橋,供大軍透過!”
麥鐵杖的臉色一沉:“你懂什麼,還不閉嘴,此乃軍機,不是你能參與的,就好好跟在本將軍的身邊,學著點如何打仗!”
麥孟才不甘心地搖了搖頭,閉上了嘴,一邊的費青奴的大鬍子動了動。說道:“將軍。這樣行進是不是太快了點。會和後面的部隊拉開距離的,萬一空檔過大,給高句麗軍抓住了機會,那可怎麼辦?”
麥鐵杖哈哈一笑,一抬手,那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