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戰事吃緊啊!’,海空軍司令自然明白蔣介石的意思,不僅沒有攔截,還一路護送,使得及時增援西沙。最後,還派遣艦船給遠離大陸增援西沙的艦隊送去給養淡水。
已經平復下來的蔣介石聲音低沉地說:“我們國家自辛亥以來,戰亂不斷,災荒頻,現在經濟已經不堪重負,我們需要時間恢復。以現在的國力同日本開戰,失敗的一定是我們,我們需要時間,來恢復經濟,進行建設,比如你剛才所說,你要在山西進行經濟、軍隊建設一樣也需要時間。
如果在給我們幾十年,我們的國力強盛了,那是才有同日本一戰的把握。我們現在要的任務,就是抓緊時間,削平這些新軍閥,把國內的政局儘快平復下來,要攘外,必先安內。”
第一百零五章 改版的國防論(一)
哲武認為蔣介石的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現在只要領土,確實要避免同日本開戰。可是一旦涉及領土問題,就不能不戰了,蔣介石就是因為一味避戰,才惹得民怨沸騰,輿論洶湧討伐,也才有了“西安事變”。不過真要是按蔣介石的想法,認真準備二三十年,抗戰絕對會是另一種局面。抗戰中,在得到大批美國武器的戰鬥力確實有很大提升,甚至是質的飛躍。
如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八日,為恢復被日軍切斷的緬國際援助通道,由當時中國唯一一個全機械化軍———杜聿明第5軍擔任進攻崑崙關的任務。擊斃號稱鋼軍的日軍王牌第5師團第21旅團長中村正雄。崑崙關戰役,是中隊對日軍攻堅作戰的次重大勝利,尤其是給了日軍王牌第5師團、第211旅團以殲滅性打擊,極大地鼓舞了中國的民心和士氣。而杜聿明第5軍,這個在中國被稱為機械化軍的部隊的裝備,也僅僅相當於美軍的輕型步兵師。
宋哲武也從蔣介石的話裡聽出,蔣介石對於中日之戰還是很沒有信心,不僅是現在,就是對於十年後,也同樣不抱可以抵抗住日本侵略的信心,更不要說戰而勝之了。
雖然,宋哲武也認為中日之戰開戰的時間約往後拖越久,越久對中國越有利。可是宋哲武這個穿越人士很清楚,不會拖得很久,中國已經沒有充分準備地時間了。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就會生“九、一八事變”,離現在只有兩年多一點的時間了。那時自己也許在山西剛剛站穩腳跟,經濟、工業、軍隊地各方面建設都還剛剛起步,要想僅憑一己之力阻擋住日軍的進攻,恐怕不大現實,如果國內各方勢力同心協力或許還可以實現。
可是,三一年“九/一八事變”時,雖然中原大戰已經結束了,剛剛被蔣介石打擊的各方勢力還很不甘心,西北軍、晉綏軍剛剛被收編的部隊還很不穩定。
在那樣地情況下,蔣介石是無論如何也不肯把中央軍的精銳調到前線去的,各方勢力也一定還死抱著儲存實力的念頭,不肯出全力,甚至有地部隊根本就不會聽從命令。
雖然“九、一八”事變,他無法改變什麼,可是給日本人照成一些麻煩,讓東北軍減少一些損失他自信還是能做到的。特別是三三年的長城抗戰,更是要給小鬼子一個難忘的教訓,如果給小鬼子以巨大殺傷,讓小鬼子膽寒,也許會延緩日軍的侵華步伐,為抗戰準備多爭取一些時間。
想到這裡,宋哲武覺得他有必要在給蔣介石打打氣,讓他對十年內就會生的全面抗戰增添一些信心。
宋哲武微笑著對蔣介石說:“國事艱難,委員長思慮周詳,哲武深感敬佩!不過,哲武以為,即使就是現在日本全面動侵華戰爭,我們也不會最終失敗,最終失敗地一定是日本。”
“哦”,蔣介石露出吃驚的表情。
宋哲武平靜地說:“是這樣。委員長。假如現在日本動全面侵華戰爭。如果戰爭一開始我們就同日本人生戰役和戰略上地決戰。由於日本有強大地海空軍和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地日本陸軍。那樣。失敗地一方一定是我們。現在所有在中日之間不看好我們地人地觀點。都是基於這一基礎而言地。”
蔣介石惑地說:“你是說。我們在開戰之初。既不與日軍進行戰役決戰。也不同日軍進行戰略決戰?可是這樣。我們如何阻止日軍?有如何取得最終勝利?”
宋哲武說:“委員長。中日之間一旦開戰。那麼這場戰爭就註定是一場不對稱地戰爭。一方面。日本有完備地軍工體系。軍事力量遠遠強於中國;中隊數量雖然很大。可是武器裝備低劣。同日軍相差極大。這是日本和中國之間日本佔優勢地不對稱。一旦生不管是戰役地還是戰略地決戰。都會在日軍強大火力打擊下。元氣大傷。無法進行後續持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