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石為了安撫何應欽,略微思索了一下:“張漢卿即使入關,他也絕沒有能力在山西駐軍,即使張漢卿在山西、綏遠安排了省主席,文戈控制的區域也不會讓他cha手的,那裡還是文戈說的算。我看這樣,閻百川曾經答應把內蒙交給文戈,我也可以答應他,文戈對外蒙處理的就很好,相信內蒙事務他也會做好的。內蒙可以仿造外蒙模式,正副主席都由他推薦。”
“另外,在太原設立北方邊防長官公署,文戈為北方邊防總司令,內外蒙和綏遠、山西的軍事由他全權統籌。”
蔣介石說到這裡,何應欽算是徹底明白了蔣介石的意圖,這是蔣介石又玩起了他最拿手的平衡遊戲,他是怕宋哲武的力量過於強大,所以才以北方四省為誘餌,把張學良拉進關內,制約宋哲武。
當然,蔣介石也不是對宋哲武和張學良有可能聯合起來沒有防備,他即把包括山西、綏遠的北方四省交給張學良,而又成立北方邊防公署要宋哲武統籌北方軍事,這樣,山西、綏遠不僅在軍事上張學良cha不上手,就是山西大半地域的民政事務,宋哲武也肯定不會讓張學良染指的,這明顯就是要在兩人之間打進一個楔子,給兩人制造矛盾,讓兩人互相牽制。
即然明白了蔣介石的心思,何應欽就更不能再多說什麼了,嘆了一口氣,搖搖頭走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原大戰 不眠之夜(六)
兒德州晉綏軍前線總指揮部裡,閻錫山也沒有休息,此洲揹著雙手在繞室彷徨呢。
自從傅作義和張蔭梧分兵後,山東戰場的戰事就開始不順起來,向徐州進攻的傅作義還沒有佔領曲阜,就被源源不斷開來的中央軍的援兵圍攻。這些中央軍援軍有李雲傑、蔣光鼻、蔡廷錯、楊勝治、馮鐵裴、胡伯翰等部,兵力雄厚,因為傅作義兵力單薄,只好且戰且退。
可當陳誠、胡宗南等中央軍的絕對主力加入戰團,晉佞軍的李生達第四軍被擊潰後,傅作義只好向濟南撤退。
隨後由於陳誠率部相繼擊潰晉餒軍豐玉奎部,進佔宮裡、樓德鎮;並在蓮花峪、華豐、磁窯一線與傅作義部激戰後,攻佔了界首,白馬寺。並沿鐵路線,經萬德、張夏、肖山、黨家莊,一路追至濟南。隨後,又和蔣光猜、蔡廷錯的第六十一師、第六十師相互配合,一舉拿下了山東首府濟南。這讓晉接軍苦戰二個多月才得到的有限戰果,頓時全部化為了烏有。
對於傅作義的失敗,閻錫山雖然有些不快,可是因為傅作義指揮得當,部隊損失並不大,而且由於山西的新兵源源不斷地透過平綏線和正太路運至山東戰場,傅作義的部隊很快又齊裝滿員了。現在在大同楊澄原和臨汾秦紹觀那裡,還分別有正在等待補充前線的數萬新兵。
傅作義的失敗,閻錫山並沒有表示不滿,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晉綏軍中,以參謀長辜仁發和炮兵司令周玳為首的絕大多數高階軍官,都不認為兵敗是傅作義的過失。他們認為傅作義之所以失敗,完全是因為兵力過少。當然,閻錫山也很清楚,這些人都對他閻錫山不聽勸恥,一意孤行,堅持要傅作義以一支單薄的偏師南下深感奇怪也都認為這個失敗的責任是要由他閻錫山來負的,只是他們不好說出口罷了。
閻錫山一想到這裡,就既後悔又無奈,不由長長嘆息一聲。
他這樣做也是迫不得已的。據張蔭梧密報,他在北平得到報告“傅作義和張學良有聯絡”而張學良至今遲遲沒有對他的立場明確表態,這讓他閻錫山就更加不安,也不能不有所防備。
在閻錫山看來,傅作義可是在涿州投過張學良的,雖然那是在他無力為傅作義解圍,甚至連虛張聲勢的救援也做不到的情況下,出於他的授意,傅作義才出城接受張學良的改編的。可傅作義畢竟是和張學良有過密切接觸,甚至還可以說曾經是張學良的部下。而且,據他得到的情報,張學良對件作義也是極其愛惜。
既然傅作義有這個“前科。”在現今反蔣聯軍和中央軍全線對峙。張學良的東北軍又在他的身後虎視眈眈的非常情況下,對於張蔭梧的密報,他閻錫山就必須要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這也是他不顧眾將領的反對,堅持要傅作義以單薄兵力南下徐州,而把大部分兵力交給張蔭梧,用於對付退往膠東的韓復集的原因了。
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要把傅作義和住在北戴河的張學良隔開,而且是越遠越好。把主力交給讓他不放心的傅作義,那是萬萬不可的。雖然說傅作義和張學良有來往只是傳聞,而沒有任何證據,甚至他也不能把這個傳聞告訴反對的將領。如果把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