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1 / 4)

小說:1926之崛起 作者:京文

弱小民族,殊不知其扶助也者。乃先助某國一部分人民脫離本國而獨立,再即將之併入俄國,美其曰聯邦,實乃劫持之使為附庸耳。”

對馮玉祥做法很反感的徐永昌,在請示病中的孫嶽後,決定“以後的行動要與馮玉祥的國民一軍分開”正在這時,徐永昌的辛亥老友孫楚託人轉來一信敘述友情。徐永昌當然明白孫楚之意,遂回一信,提出:“擬在五原屯墾,未識閻先生能否相助。”

徐永昌的試探很快得到迴音。孫楚二次到綏傳達了閻錫山的答覆:“聽說次震要在五原屯飛,我覺得與有人格的人作朋友是榮譽的。次哀要在五原屯墾,我不但同情而且要盡力支援。”

對於司錫山的支援,徐永昌深受感動,得到莫大的鼓舞。吼年冬。在與晉絡軍在綏將領商震、楊愛源、朱綬光等進一步接觸的基礎上。徐永昌動身前往太原。在太原。徐永昌一住就是三個月,期間,多次與閻錫山晤談,彼此投契,相處甚得。閻錫山對徐永昌早懷好感。表示“恨有相見太晚”

吻年3月間,按照事先約定。徐永昌的第三軍步兵兩個師、騎兵一個師、炮兵一個團及一個獨立炮兵團,沿黃河西岸南下,由臨縣矽口渡河入晉,徐永昌本人則自當時起。即與閻錫山合作共事,為閻錫山出謀共策,與趙戴文並稱為閻錫山的左右手。而那時閻錫山的晉綏軍也僅有數萬人,由於有徐永昌的國民軍三軍的加入,是晉餒軍實力大漲。

二次北伐時,晉餒軍被奉軍集中主力擊敗,徐永昌當時雖是客軍,但不避嫌疑,臨機處置得當,使晉佞軍除傅作義一部被困涿州外,悉數安全撤退至山西。

在這介,“有槍就是二”的時代。多少人奉行武力系兵自重。徐永甜比典道而行之,在主動放棄獨立地位,率部歸屬閻錫山的晉系之後,又以“軍民分治”相號召,自釋兵權。28年0月他被任命為接遠省政府主席。即主動以主席是一文職,將所部第三軍進行整編,師、旅長全部換成閻放心的人,讓副軍長黃驢初持冊送請冉錫山接納。

閻錫山說:“接省地方不靖,帶上兵去,較易施為。”永昌則說:“如不帶兵即無能為,那就帶上兵去亦做不好。主席是一文職,軍民分治,請自我始。”

晉綏軍之所以能在二次北伐前實力大漲,成為左右北伐程序的一直決定性力量,于徐永昌全無私念帶領國民三軍融入晉綏軍有莫大關係。閻錫山對於徐永昌可以說是感激莫名。

閻錫山說這樣的三咋,人都反對他反蔣,內北廳內的眾將領一時都默不作聲。這倒不是他們同意上述三人的意見,關鍵是他們都不好反駁這三人,只要對這三人言辭過於激烈,閻錫山不僅會怪罪,甚至還有可能當場翻臉。這三人雖然敢當著閻錫山的面指責他反蔣的錯誤,可是閻錫山知道這三人都是為了他著想,只要他閻錫山一意孤行,這幾個人還會隨著他赴湯蹈火的。閻錫山之所以有些落寞,並不是生這三人的氣,僅僅是有些感傷而已。

沉默了一會,還是周玳忍不住,斟酌著說:“總司令,我倒想起一件事,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閻錫山也覺得自己有些動情,這個時候可不能打擊這些支援他反蔣的將領的信心。點頭說:“子梁。在晉綏軍中只有你是蒙的學生,師生之間還有什麼不能說的,即使你說錯了,蒙也不會怪罪你。”

周玳上前,步說:“學生記的民國口年北伐完成,蔣介石在北平小湯山召集各集團軍總司令會議,並邀請各集團軍主要負責人與他一起到南京舉行編遣會議。

開完會,馮玉祥先回河南即轉南京。不久蔣介石亦返南京。總司令則在去南京中途打電報給蔣介石說:因父親患急病,待父病稍好即去南京。一直遷延到口月中旬,才去南京就任國民政府委員並參加編遣會議。學生當時以總參議的身份隨同總司令去南京。當學生問起遲遲不動身的原因時,總司令說:“到南京開編遣會議,我若順著馮、李德鄰說話,必取怨於蔣中正,會也開不成,我卻得罪了蔣中正;若順著蔣中正說,必取怨於馮玉祥和李德鄰。甚至兩面都不討好。不若等他甘鬧成分裂之局的時候我再去,那時雙方都需要我,那就好了。”

“學生當時還有些不信,可是到了南京形勢果真如此,因此,學生自那以後,一直認為總司令所想所做都是對的。而且,自那時起,我們山西和我們晉佞軍在總司令的領導下。從沒有吃過虧。”

周玳這個時候敢於第一個出來說話,自然也不是一般的將領,他和閻錫山的淵源也很深。

閻錫山從日本留學歸來在山西陸小任教官,周玳冉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