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猜測竹絲扇製作不易,可李閔之臉上還是露出可惜。
就算出產量不高,卻也不是無利可圖。
也明白樓小西的話並沒有誇大其詞,這樣細的竹絲確實一般人做不出來,更何況把一根根和絲線差不多的竹絲編織成扇子,這確實需要一定的技術才行。
就算得到編織手法,沒有幾十年的手藝,也不一定做的出來。
相當於這竹絲扇只有樓家人做的出來。
殺雞取卵的事情他也不屑做。
心中所想不過幾息,在樓家兄妹眼中卻不過沉凝思考了瞬間。
“雖然有些可惜!不過越是好的東西越是費心思,既然是好東西,李家自然不會錯過。
李家願意以高價收購竹絲扇,有多少收多少。
像這樣的竹絲扇一面定價為二十兩銀子,如果能做出大的擺件,價格自然不同。”
沒想到李家少爺會開出這樣高的價格,樓小北雖已經儘量沒讓自己失態,臉上也閃過瞬間的驚訝,目光也落在桌上竹絲扇上。
說實話這價格比樓小西心目中預算的價格高了很多,雖然此刻她也心跳如雷,手心不知是因為激動變得有些溼潤,臉上卻沒有露出任何想法,而是低頭露出思考的樣子。
按照樓明叔的速度兩個月最多能出三把,也就是六十兩銀子,一個月就有三十兩,就是縣裡做掌櫃的一年也才差不多這些銀子。
以十字繡在竹絲扇上繡花樣本就是竹絲扇的一種,還有用顏料在上面畫丹青題字,這一類比較適合大件的東西,比如屏風和掛簾。
真正巧奪天工的竹絲畫乃是用竹絲本身編製成圖案,不過其中的困難不止是編制手法,因為圖樣越難,編織手法就越難。
再有就是竹絲上色種種都是讓人頭疼的事情,起碼現在得她還沒想到法子。
十字繡繡出的竹絲扇就能賣出二十兩銀子,那麼等她研究出真正的竹絲畫,那樓家的以後可想而知。
“剛好樓叔也在,不如請他上來商議此事。”
李閔之看著兄妹二人試探問道,怕二人做不了主。
畢竟他知道這竹絲扇是樓明叔做出來的。
李閔之是李家唯一的小少爺,家中產業諸多,從小接觸李家的生意,雖才十歲出頭,已經開始試著管李家縣裡的生意。
大夏國沒有正經的科舉,自然談不上讀書考舉,不過偶爾碰上皇帝特設恩科,那些讀書人才能有機會進入仕途光宗耀祖。
因此大夏國也存在買官一說,也就是捐納制,只要捐納足夠的錢就能買一個官做。
自然,不同的品級官位,價格也不同!在大夏國賣官職也算是國庫的一種灰色收入。
李閔之身為李家少東,自然不用和那些普通學子一樣去學院不知道讀多少年書,才能碰上開設恩科一躍龍門,他自有專門的先生在家教導,對於他來說李家的生意比讀書有用的多。
“不用,此事我和二哥能做得了主!
李少爺的價格我們兄妹沒有異議,這樣的竹絲扇按照二十兩銀子一面兒算。至於大件的東西價格再定。”
樓小西不怕李家拿著竹絲扇去研究,這樣的東西不是學就能學會的,況且她手裡還有真正的竹絲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