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村長把今年的地稅科差準備好,衙門三日後來收。
還需把村裡人都召集在村口,衙門要清點戶籍徵勞役。
訊息一出村裡人都聚集到了村長家裡,著急問道。
“村長,衙門有沒有說今年咱們村裡人派去什麼地兒做勞役?”
村長臉色並不是很好看,看著大家夥兒都看著自己抽了口煙悶聲道。
“現在還不知道,衙門也沒說,你們都回去把今年的稅糧銀子準備好,到時候拿著戶籍到村口來就知道了。”
這次縣衙來人確實沒有告訴他今年村子裡的人去什麼地兒服勞役,不過在聽說今年的勞役不能用銀子抵後村長就猜到了一些。
這會兒不說也是怕引起村裡人騷動,三日後大家夥兒自然也就知道了。
“往年咱們這幾個村都是在周邊城鎮服勞役,這次應該也是!行了,咱們回去吧。”
有人伸頭嘀咕道,並沒有放在心上。
於是家家戶戶就這麼散了,村長一家關起門坐在一起,只見村長的神色萎靡下來有了些許病色。
“今年勞役朝廷不能用銀子抵怕是要派人去修建黃河一片的房屋水利,衙門的人雖然沒有透露出風聲,怕也是怕有人得知這事兒逃役。”
要知道這樣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發生,有的人怕去了回不來連夜逃役的人多的是。
只是前些年還算太平,京城周邊的百姓只需要負責就近的勞役,比如修建宮殿寺廟,造橋修路伐木水利等,勞役雖然重,但好在地稅低,日子還算過得去自然沒人逃役。
趙家人都曉得這個道理,這會兒都靜了聲沒說話。
“把外面的大娃他們叫回來,你們四房商量商量,由誰去。
確定好後,把該準備的東西準備好,別到時候措手不及。”
趙村長看著幾個兒子傷神道,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也不想讓兒子去送死。
這事兒躲是躲不過去的!說不定運氣還能平平安安的回來呢。
“爹!咱們就不能想想辦法嗎?要真是去了黃河那一塊兒,誰知道還能不能回來。”
趙家長媳忍不住哀求道,要知道大房的兩個兒子都已經到了服勞役的年齡,這幾年在縣裡做學徒,平日裡根本沒時間回來。
大兒子在糧鋪裡做小二,這兩年做的好,頗得掌櫃的看重!有意把自家閨女許給大兒子,現在讓兒子去那麼遠又危險的地方服勞役,這不是要她的命嗎?
趙村長聽見兒媳婦的話沒有吭聲,趙守德卻火了。
“爹能有啥辦法!咱們家只是小老百姓,胳膊難不成還能擰得過大腿?
這時候你就別添亂了,等會兒去縣裡把大娃二娃叫回來。”
二房丁氏有兩個孩子,一個趙寶珠,一個是今年才滿十歲的驢蛋。至於三房四房分別是十三的狗蛋和八歲的小五都沒有到服勞役的年紀。
四房還有個三歲的小六和剛滿一歲的丫頭就不多說了。
也就是趙家四房個個都有兒子,那麼按照大夏勞役規定,家有四丁徵其二的規定,趙家每房最少都得出一個人,也就是自家男人也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