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的人登場,讓整個京城暗中風起雲湧。
天越來越熱,樓家的竹器生意越發好做,光憑著樓老頭幾人已經供應不上鋪子裡的涼蓆,要知道現在涼蓆成了最暢銷的物件。
家裡老爺子幾人沒日沒夜的做涼蓆也做不了幾張,樓小西提議讓村裡會做涼蓆的人家幫忙做,做得好一張涼蓆給二十文錢工錢。
主要是編涼蓆費功夫,一天下來也做不了幾張。
就是樓家人從早忙到晚,一天忙活下來也就只能出三四張。
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村裡好些年輕人都去縣裡找活幹。運氣好找份工做一個月最多也就兩三百文錢,還得累死累活的幹才行。
樓家開出一張涼蓆給二十文工錢比起外面找活幹可輕鬆多了,村裡人肯定樂意。
樓小西這個建議得到一家人的贊同,現在鋪子里正是賺錢的時候,一想著如今鋪子裡的東西不夠賣,樓老太就心疼那些銀子。
等第二天家裡人都出門了,樓老太催促著樓老頭去找村長說這事兒!想了想又把人攔住了。
“這事兒你先去問問大哥那邊!我見大勇他們這些日子都沒找到活計。”
大房人多日子也不好過,自家人能拉一把就拉一把。
要知道大房的大勇幾個這些年在外面摸爬滾打給人修建房子,木工瓦匠會的活計也學的七七八八,以往遇上大的活兒也會拉扯著老三一起。
樓老頭點了點頭。
“我這就去。”
說著很快出了門。
聽見家裡的豬把豬圈撞的砰砰作響,樓老太對著大房叫留在家裡學家務活的樓小暖趕緊出來幹活。
就見樓小暖拉著一張臉磨磨蹭蹭從大房出來。
這會兒的樓小西跟著樓明伯他們已經在上山的路上,大伯和大伯孃走在最前頭。徐氏和樓小天走在中間,一路上都能聽見徐氏怨天尤人的聲音,唉聲嘆氣家裡要是有頭牛肯定輕鬆多了。
樓小西兄妹四個走在最後頭,因為樓小南是第一次跟著他們一起上山乾地裡的活兒,大哥二哥一路上都有些擔心她累著,這才拖慢了腳步。
“你咋來了?!”
大哥不知道啥時候落在了後面,樓小西扭頭就見王水仙提著籃子臉有些紅站在大哥面前,額頭出了不少汗,可見是趕過來的。
見樓小西他們扭頭看了過來,王水仙有些緊張的對著她們抿唇笑了笑,臉上的顏色一點也沒下去。
“我們先上去!”
樓小北見了和樓小東打了招呼,帶著樓小西和樓小南先走。
樓小南一路上頻頻回頭看,低聲對樓小西道。
“來了。”
樓小西回頭看了一眼,果然大哥和王水仙都跟了上來,兩人的臉色不知是上山累的還是什麼,都有些發紅。
見自家弟弟妹妹看著自己,樓小東覺得渾身不自在,頓時把目光移到了另一邊。
王水仙臉上紅紅的,見到樓家人上前小聲打了招呼。
只見大伯點了點頭站起來對著大伯孃說道。
“我帶著大娃二娃三娃犁地刨坑,你領著弟妹他們把秧子埋進去。”
地裡的活分工明確,大伯和大哥二人換著犁地,二哥和樓小天在後面把前些日子犁好的地順著刨坑,那些雜草和大石頭早就被清理乾淨。地裡早些埋了草木灰淋了肥,土地肥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