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部分(3 / 4)

小說:千年軍國 作者:

在外的滋味並不好受。

羅開先心底琢磨了一下措詞,繼續道:“世昌你二十有七,眼見便是而立之年,如今一副身心全部投注到科舉之事,怕是有些不智,某家不知宋庭選人公正與否,不過把希望寄託於人,未免失之於被動,何況新正節前,世昌你通風報訊於某,必定取罪於石家……如此境況,你之前程怕是堪憂……”

杜衍頓時無言以對,這大齡考生低頭糾結了一陣,終又抬頭平視羅開先,問道:“學生知將軍同為漢家子,如今宋境可說政通人和,為何不能留下為我族裔增添氣運?”

“政通人和?”羅開先頗為揶揄的反問了一句,待到杜衍面露尷尬之後,才又說道:“世昌,虛假之詞不必再說,宋境究底如何,你該比某家更為清楚……至於為族裔添氣運?呵,世昌你還信奉道家說辭?便是真有氣運之說,趙氏也未見便是氣運之主!”

尷尬還掛在臉上,杜衍的學生勁兒冒了出來,“願聞其詳,還請將軍明述!”

“呵……”面對這較真的杜衍,羅開先也只能借假笑來掩飾一下,“道家說辭非某所長,依某所見,所謂氣運強盛,該是眾生之力匯聚,無有內耗,戮力進取之結果,某之靈州便是如此,全不似宋庭這般窩在門裡爭短長!”

“將軍之靈州……該是何等模樣?”這一刻,杜衍真的起了好奇探究之心。

羅開先攤攤手,回道:“某說再多,也不過言詞而已,且又自誇之嫌。世昌若有心,不妨親眼觀之……”

“……善!”杜衍踟躇了半響,終於做了決定。

言詞再多就是廢話,尤其是對杜衍這種一番熱血執著的人。

羅開先從不是賣弄口舌的人,對他來說,能把人拉到靈州,他就有信心使人留在自己麾下。

第一百三十七節 告一段落

附:筆者微信“landbard”,新增請註明“千年書友”,謝謝關注。

————————————————————————

自從羅開先決定儘快回返靈州之後,靈州莊院所造成的喧囂徹底達到最高峰,每日裡的每一刻,左近的莊戶農戶都能看到大隊的車隊、馬隊、駝隊甚至冰撬隊往返奔波,以至於貼近靈州人莊院的道路都比別處要來得寬闊。

訂購的各種貨物,莊院所需的各種材料,李開眾人的家眷,全部在這兩天陸陸續續地抵達,有羅開先的嚴格要求,還有宋庭官員的默許配合,沒人想跟將要離開的靈州人起糾葛,即便有所想法的人,也不會做出頭鳥——因為經過之前的一戰之後,但凡長著眼睛的人都知道靈州人是燙手的山芋,不,是火熱的石炭,想要觸碰,先要做好燙壞手腳的準備。

有條不紊、秩序井然、忙而不亂,這樣的詞彙是羅開先最喜歡的,也是他始終在身體力行並一直在率領眾人貫徹執行的。

比如說分工勞作,比如說小組統籌,比如說流水排程,等等這些在羅開先看來本該如此的概念,在這個時代演化成了特有的組織模式。而這種模式在當初的希爾凡唐人老營有所彰顯,在東歸的路上則穿插始終,到了這宋京,也毫不例外的繼承了下來。

若無比較,宋人大多覺得自己做得都很不錯,但是……很顯然,僅僅靈州人所表現出來的不同,就讓很多人感到很是震撼——什麼時候一個偏遠之地的‘胡人’竟然能做到這樣了?

當然,多半宋人是看不懂其中的門道的,還有少半宋人是不屑於低頭旁顧的,但是總有些嗅覺比較敏銳的人會察覺到靈州人的這種不同意味著什麼……

這些敏銳的人裡面,就有秦翰和前文提到過的老怪物滎陽伯丁奎。

自從牽扯到宋國與靈州的事務中,並在其中扮演了傳話筒這種重要角色,秦翰就沒有停下對靈州人的關注,而在雙方簽署了盟約之後,沒了避嫌的需要,這個內宦出身的統兵之人,更是隔三差五便過訪一遭。

羅開先對此聽之任之,卻不會開口解說,忙只是一個藉口,更多的是他並不想給自己培養一個對手,哪怕這個所謂的對手是同族。

至於秦翰這位有心之人能看懂學會多少,羅開先是不在意的——沒有人具體解說,一個古典內宦能夠理解統籌排程的學問,那也是了不起的本事,但這種本事能在人心地域性的宋國得以推廣開來嗎?反正,羅開先是不信的,至少他不相信宋帝趙恆有這個魄力和……意志。

至於老怪物滎陽伯丁奎,這個耄耋之年還強健壯碩的老傢伙,雖然平素裝作老眼昏花,但那仍舊挺直的腰板和粗壯的胳膊出賣了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