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甚煉爐,這大冬天的,有了煉爐也沒處找鐵石去,宗老五,你別搗亂!”想起又能聽到敲敲打打的鍛造聲,李涅的心情別提有多好了。
“嘿……”宗五伯嘿然一笑,不再說話。
空氣中還殘留著之前燒烤岩石的煙火味,洞穴內部的石壁上黑黑的,滿是煙火的積炭,卻恰好符合工坊的環境。
大抵後世曾經的最原始山間子彈復裝兵工廠也是這種環境吧?
老羅悶聲不語的想到。
接下來平整場地,搭建鍛爐之類的事情就完全不用老羅指手劃腳了;一眾閒的發慌的老工匠們正好做這個事情,老傢伙們吆三喝四的招呼年輕的工匠學徒們運來洞外被燒的酥軟的碎石和渣土,填充好幾個沒必要去深探的坑洞,然後就地在洞邊用石塊壘砌鍛爐,甚至還有餘暇指令眾人把洞口修繕一番。
脫離了開洞大業的老羅也沒閒著。
庫扎克的北方是高山,東面是丘陵,南面雖然也有山巒卻在錫爾河也就是藥殺水的南面很遠的地方。因為已經稱得上是嚴冬,所以大雪過後,錫爾河已經完全冰封。老羅帶人趕著四輪馬車直接從冰面透過,根據來自後世的些許記憶,外加有精神力感應來探查雪下的地表,很快就在河南面找到了一處儲量不大的露天煤礦,直接簡便的解決了工坊未來的燃料問題,這實在不是一個困難事。
至此民事上需要老羅的事情告一段落,不是他沒耐性安心發展民事,實在是眼下這個地方只不過是暫時落腳的地方,旁邊有喀喇汗的人心意難明,更有不遠處的土庫曼人虎視眈眈,還不是安營紮寨發展自身的好時機。
放下正在籌備的瑣事,老羅伏案籌劃日後的預想中的安居地方,一個起始的落足點。
按照他記憶中的歷史脈絡,故鄉綏德一帶在這個時期恰巧是宋遼以及未來西夏的征戰之地,此番帶隊迴歸,未見得能夠在那裡安居,更何況按照綏德的水土情況,並不適合大範圍屯田養民,更不用說供給一隻數萬人的軍隊消耗了。
那麼跳出這個地方選哪裡呢?
老羅有些猶豫不決,從大的政治環境來看,馬上對抗宋遼並不是明智之舉,何況與宋遼打仗,他總有一種打內戰的感覺。
如果選擇在這個時候的綏德這種位置,註定會被宋遼兩國夾攻,手頭只有萬多戰士的老羅可玩不了直接對抗。左右征戰倒是沒什麼,但是想要靜下心發展就不好說了。
按照位置環境綜合考慮,南面是宋,北方是遼,雖說這個時代的王朝對地方的控制力並不怎麼樣,但卻不是什麼好的去處,河套地區1才是最佳選擇,選在綏德不安寧,那麼……
在地圖上用手指劃來劃去,老羅的目光停留在了西夏這個地方,黃河邊……銀州和靜州……也就是這個時期的興慶府這個地方。在這個位置可以挾制絲綢商路,可以順河而下直入海口,可以南下巴蜀溝通糧道,更可以北上草原,與自己母族那一方做些聯絡,未來或可改變蒙人的愚昧命運,屆時無論繼續向東還是向西,都由得自己任意馳騁……
只是眼下,定難軍啊,老羅嘀咕著,按照前段時間的行商說法,党項人控制的定難軍正盤踞在此,李繼遷已經死了,眼下是李德明掌控,至於後世鼎鼎大名的元昊不過才三歲……
“啪”,老羅拍了一下巴掌,孃的,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幹了,反正這裡的党項人將來也要得逞一時的,這次東歸沒準兒同樣是攔路虎,把控著商道的他們就是沿途收保護費的,不揍他揍誰?
至於什麼傳說中的元昊什麼野利家族都去死好了……
定下決策,老羅開始圍繞這個核心做文章。
雖然不熟悉這個時期的党項人戰力如何,但是預估面對各種情況還是不會有什麼大的出入的,党項人和喀喇汗人也不和,驅虎吞狼應該不錯,但是首先還是要展現驅動老虎的力量,更何況據歷史記載党項人在元昊當了帝王時候才開始大發展,眼下想必還沒有什麼鐵鷂子鐵浮屠之類的玩意兒……
不過即便有些不錯的戰力又如何?
老羅這種傢伙可是在後世的千軍萬馬中游走的特種戰士,不算輕敵,他還真的沒把這時候的党項人放在眼裡。
雖然他也知道史書不能全部相信,但是李繼遷在宋遼之間玩左右逢源是錯不了的,如果不是實力不濟,以桀驁不馴的党項人來說,怎會屈身俯首?
對老羅來說,做一份預案是簡單的,但是涉及到未來的西夏,卻由不得他不多做預備,十幾份不同的預案製作完,已經是十幾天之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