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將軍,你作何打算,這這件事情需要儘快做出決定才是!”袁紹在眾人離去之後,只留下二人的時候,便向何進問道。
“這,我實在是有些難以決斷!”何進還是有些猶豫不決。
“何將軍啊,如今已經此事已經迫在眉睫了,不若我們先儲存實力,召集外援,這樣才可確保我們的不敗之地!”袁紹進言道。
何進此時被袁紹說的有些心動,已經完全忘記了剛才的會議上陳琳,曹操和鄭泰的忠告。
“本初啊,你說的對!那麼現在我們該如何做呢,難道那些番外的將軍,就一定會聽從我的命令前來協助我麼!”何進疑問道。
“將軍,您自己去請當然是不一定能夠請來的,你可以讓陛下下旨去請啊!”袁紹詭秘道。
“什麼!皇上怎麼可能聽我的話,要別人來捉拿他身邊服侍他的人啊!”何進反問道。
袁紹笑了笑,然後拿出一道聖旨,“屬下,已經給您請來了!”
何進大驚,這袁紹竟然還有這樣的本事,可以從陛下那邊請來這樣的聖旨,可是對袁紹小看了。
何進立即拿過來聖旨,迫不及待地張開看個究竟,但是一開啟,何進就傻眼了。
“這……”何進瞪大了雙眼,“怎麼一個字都沒有啊!”
袁紹只是一個勁地笑,沒有言語。
何進忽然恍然大悟,“你這是要我……”
袁紹大笑,“將軍果然聰慧!”
“這樣可好?”何進有些不太安心。
“將軍,必要時刻,非需必要手段!”袁紹臉色一變,陰狠說道。
“好!那便如此!”何進堅定說道。
就在當日,何進便自己擬好了旨,並找來一個蘿蔔,刻了陛下的玉璽。
翌日,何進便派人帶著“聖旨”前往各個州郡傳旨,但是各州郡的郡守和太守,態度都不甚明確,可見張讓的勢力是何等地強大。
但是就在各州牧猶豫不決的時候,此時的西涼太守董卓,卻是第一個站出來表示同意的,此人平定戰亂的能力沒有,製造十分的本事一流。
這西涼是位於邊疆,是漢朝疆域的西邊,是一支龐大而又悍勇的作戰部隊,只是這董卓是個蠻橫之人,不太聽從別人號令,尤其是這個剛剛登基的小皇帝,如此這麼爽快地答應了,肯定是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
密使回京述職,報告給了何進西涼太守董卓願意親自帶著西涼猛士前來助戰。
何進大為驚喜,立即傳召了親信,召開商議大會。
曹操與眾人也是之前就聽說了何進已經召集了西涼太守董卓帶領大軍前來京師勤王,也是十分著急地奔著何進的府邸而來。
在何府大堂之內,曹操等人都是一臉的愁容。
“何將軍,你可知那董卓的本性,是一個好逸惡勞,但是有著狼子野心的人啊!”御史鄭泰憂心道。
何進對自己十分有信心,便反駁道:“鄭御史,我此次召集你們前來,是商議之後如何行動,而不是要你來質疑本將軍的決定的,難道我們有皇權和兵權,還怕一個外來的番將麼!”
“哼!何將軍,您所言甚是,我們都是上陣殺敵的將士,可不比有些讀書人,事事多疑,不足以成大事!”袁紹不懷好意地說道。
鄭泰被袁紹這麼一說,心中有些惱怒,“董卓此人,猶如豺狼虎豹,是一個心惡之人,且對少帝一向不尊,你們把這樣一個人召來京城,不是引狼入室麼!”
盧植也是對於鄭泰的觀點,也是十分贊同,“請何將軍,速速派人,在京師城外要道,攔截董卓的軍隊,否則就晚了啊!”
盧植是有功之臣,在軍中頗有威望,袁紹作為一個校尉自然是不敢說什麼,哪怕還有何進作為靠山。
在眾人的勸說之下,何進也是有些猶豫,但是在袁紹的鼓吹之下,何進還是決定繼續按照原本的計劃行事。
鄭泰再次阻止,但是何進仍然無動於衷。
“何將軍,不聽我等人言,恐將有禍上身。”
“大膽,你這一個小小的御史,何以再一而再再而三質疑將軍的行動,莫非你是想謀反不成!”袁紹大聲呵斥道。
鄭泰羞憤不已,憤然離場。
由於鄭泰的憤然離場,再也沒有人敢妄言,這場軍事會議也就就此草草了事了。
翌日,鄭泰便辭官而去。
盧植見鄭泰離去,自己當初在攻打黃巾的時候,是受到黃門的陷害,而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