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運官大人,這個手推車推著挺輕便的啊!”奚利偉嘗試過後便來向押運官討教。
“哎呦,監軍大人,您可別叫我大人,折煞下官了!”押運官拜道,接著便向奚利偉解釋起來,“回稟大人,這車叫做流馬,是漢代就流傳下來了!”
“我看這推著一點都不費力,速度快點日行百里也沒有問題的,漠北距離此處也就不足兩千裡,若是全部用人力的話,我看最多也就二十日,日夜兼程讓將士們輪番在馬車上休息,我看十五日足以到達漠北,為什麼大人說至少要一個月呢!”奚利偉對此表示不解,他剛從漠北迴到中原,這慢悠悠的馬車星夜兼程也只用了四天時間,怎麼換成運送糧草的隊伍要一個月之久。
“監軍大人,您有所不知,這前往漠北的路途,崎嶇異常,且路面山地居多,凹凸不平,坑坑窪窪,這流馬的力道使不上。這一遇上上坡啊,就更不好了,還需要兩人協作才能透過,而且漠北地勢高,上坡居多,這一個月還是保守估計的!”押運官說道。
經押運官這麼一說,奚利偉才恍然大悟,這路面的不平,手推車駛在路上這前後的力全部轉化為上下顛簸的力道了,這動能轉化為勢能了,能量都相互抵消了,難怪走不快。
自從拓跋燾對柔然發動戰爭以來,這條往漠北的運輸線路在這位押運官的帶領下至少走了有上百趟了,押運官對於這樣的情況也是瞭如指掌。
“監軍大人,還有就是,您別看這流馬現在這麼結實,可經過一個月的顛簸,這車身就開始鬆動了,流馬在路上不堪顛簸碎裂的事情也是時有發生的!”押運官又繼續說道。
奚利偉聽了之後又仔細上前瞧了瞧,主要看的是這流馬的車軲轆,古代的車軲轆都是用柏樹作為原料製成的,這種樹木的紋理呈現橫向,剛好和車輪滾動受力不在一個方向上,所以車軲轆是不容易碎裂的。
這種柏樹的木塊十分結實,用這樣的若干拼湊成外圈,最外面包上一層金屬,鐵銅錫都可以,最後再用鉚釘固定。
這樣的車軲轆是十分堅固的,但是經過這樣精細的製作,車軲轆雖然不易碎裂,但是他木頭又實金屬又硬,車圈十分堅硬,一旦有顛簸就會累及車身,一旦顛簸久了車身就容易散架。
現在的問題就是怎麼樣才能使車子不顛簸呢,或者不要顛簸的那麼劇烈,能讓車子如履平地一般往前行走,這樣的話更多的前進的動能也不會轉化為勢能消失了。
作為一個從現代穿越回來的少年來說,這點事情還能難倒奚利偉麼,因為在後世現代,基本上的車軲轆都已經用輪胎來代替了。
輪胎是用橡膠做成的,不僅十分柔軟,還具有很強的彈『性』,對於延緩顛簸是有十分明顯的效果的。
但是,問題來了,這輪胎上哪裡找去,這個時代還沒有橡膠這玩意呢,就算是有還要做成輪胎的樣子,完了還要給裡面充氣,打氣的工具也沒有啊。
用什麼能夠代替橡膠做的輪胎呢,布、豬皮還是其他什麼東西,但是無論什麼東西,密封『性』能都不好,如果這做的“輪胎”中間不是空心的,怕是達不到緩衝的效果。
思來想去,奚利偉還是覺得豬皮最為合適。
“押運官,我倒是想到一個好主意,可以緩解這一路上的顛簸!”
“哦!是麼,還請監軍大人明示啊!”押運官拜道。
“你叫幾個人去準備大量的豬皮和棉花!”奚利偉吩咐道。
豬皮?
棉花?
押運官狐疑,“要這些東西幹什麼!”
“你待會看著就知道了,快去準備吧,可不要誤了行軍的時辰。”奚利偉說道。
“喏!”押運官急忙退下,吩咐幾名士兵便急匆匆走了。
崔浩雖然對於這樣的結果很是生氣,但是在一旁聽著奚利偉的說辭也是有了極其濃厚的興趣。
“監軍大人,不知道你要押運官去找豬皮和棉花做什麼!”崔浩好奇地問道。
奚利偉對崔浩笑了笑,說道,“崔大人,我的家鄉有一種東西是安在這車軲轆之上的,可以讓這軲轆在陡峭的路上如履平地,這樣推起來就一點也不費力了。”
“哦?還有這樣神奇的東西!”崔浩驚訝道。
“那東西叫輪胎,只是我家鄉離這裡很遠,來回要好幾天呢,所以不方便回去取了,只要在這裡簡單地做一些了,雖然不一定有家鄉的輪胎效果好,但是姑且一試便知道了!”奚利偉解釋道。
“輪胎?這倒是一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