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的體能訓練一直持續了半個多月,奚利偉被折磨地苦不堪言,他從來沒有想到古代當兵是這麼一件痛苦的事情。
要不是馬忠經常私底下帶一些好肉過來給奚利偉補充營養,奚利偉怕是早就已經撐不住了。
花木蘭倒是沒有什麼改變,唯一和以前不同的是,她的眼神似乎比以前更為俊朗了。
李霸在這短短的半個月時間裡面,進步不少,偷懶這個毛病也被他改掉了。
接下來,他們三人就可以和老新兵一起參加常規的訓練了。
在洪虎通知他們結束體能訓練的那一刻,奚利偉如同從一個巨大的火坑中爬了上來,有一種劫後餘生的重生福
但是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還有無數個火坑在等著他去跳呢,這僅僅是一個開始而已。
這個時代的兵種一般區分為步兵、騎兵、車兵和水兵,此次徵兵主要目的是抗擊柔然,因此在遼闊的漠北大草原上的戰爭,用到水兵的地方很少,在過去幾年與柔然國大大的戰役中,幾乎沒有水戰。
因此,新兵們最後大多被分配到各幢的步兵營當中,少數騎術撩的新兵會加入騎兵和車兵,這兩個兵種算是高階兵種了,待遇自然也會高一點。
騎兵在甲等士兵內都是百裡挑一,在那個時代戰馬是十分珍貴的,有千斤易得,好馬難求的古話。
在陣前戰鬥中,一匹好馬發揮出來的作用通常能抵得上好幾名士兵,尤其是在和本來就善於騎射的馬背上的民族柔然之間的戰爭。
在體能訓練之後,他們還將進行一些騎術的訓練,弓弩發射,兵器使用的訓練,還有排兵佈陣的演練。
在訓練騎術之前,奚利偉從來就沒有騎過馬,而且是性子如此剛烈的戰馬。
戰馬久經沙場,經常在刀劍相交的混亂場面上奔跑,因次脾氣秉性也變得十分兇悍。
四肢發達地可以清晰地看見身上的肌肉,兩個有乒乓球那麼的鼻孔不斷地喘著粗氣,馬蹄子還不斷地地上踏出噠噠噠的聲響。
奚利偉有些望而卻步,但是他必須跨出這一步,否則就回不到現代,見不到親人和朋友,再也過不上空調ifi西瓜的生活。
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奚利偉竟然一下子抓住了馬鞍,踏上馬鐙就直接上了馬。
但是勇氣雖然可嘉,但是騎馬這種事情又不是靠一點冒險精神就可以熟練掌握的。
沒有具體地數過,究竟從馬背上摔下來多少次了,他才可以逐漸穩穩地坐在戰馬之上。
其他的新兵在七的時間內,都已經差不多可以邊騎馬邊拉弓射箭了,哪怕是最差的甲等士兵,而奚利偉愣是足足用了十的時間才學會騎馬。
至於拉弓射箭,要求就更加高了。
習射,不僅對於臂力有很強的要求,而且命中率的條件也不低。
當時選拔射手,要求能引弓二百四十斤,臂張弩射遠達二百三十步,四發二中;單弓弩射遠達一百六十步,四發二鄭
在如此苛刻的條件下,奚利偉作為一個從現代穿越回來的少年,根本無法完成指定的訓練專案的基本要求。
而花木蘭和李霸就不同了,花木蘭輕功撩,騎術自然也不弱,而且常年使用長鞭的她對於準頭的把握也是十分到位,因此在馬上張弓射箭的本事在這新兵當時也是數一數二的。
李霸雖然騎術不精,但是卻臂力驚人拉得一手好弓箭,引弓四百斤以上,在最大限度內將大弓拉到強度最大,能夠射出三百多步遠的距離,只需不斷的練習提高準度,在戰場上可以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騎兵和弓箭手奚利偉是指望不上了,還是努努力當一個步兵吧。
戟,這個時代的特有的一種步兵的兵器,是戈和矛合二唯一的產物。
簡單就是一根長矛,在矛尖往下半米不到的地方側生一個刀刃,具有刺,割,鉤,啄四大功能,殺傷力遠遠大於兩種的任何一種。
在商代的時候,戟還是使用青銅製造,普遍還是比較重,到了南北朝前期,重量也就減輕到了一斤半左右,很適合作為步兵的武器。
對於這點分量,奚利偉還是可以輕鬆應對的。
一個月之後,三人在新兵營刻苦地訓練之後,總算都有一些進步,但是軍營之中,不是靠著有些許的進步就可以立足的。
雖然在訓練的這些日子裡,奚利偉可以是進步神速,但是比較起來花木蘭和李霸,還是有一段很大的距離。
花木蘭已經憑藉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