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就顯出當地大家族的作用來了。
軍隊方面的改制幅度是最大的,歸義軍已進行了完全的整編。精壯者編入了艾義海的飛豹軍,離開沙州戍守玉門關,這樣一來沙瓜二州就成了內線城池,歸義軍餘下的老弱就編入城防部隊做為當地的守備已綽綽有餘。
除此之外。楊浩還令人四處張貼告示,大舉招納各族勇士踴躍參軍。歸義軍養不起那麼多軍隊,可楊浩正是大肆擴張期間,以戰養戰的所得,再加上他大力發展工商與農耕,以靈州為中心,依託賀蘭山,藉助黃河水,發展了大片的糧米基地,卻是支撐得起擴招軍隊的消託,的。
至於修整拓寬原有驛道,開拓建設新的驛道,以便人馬往來並建立驛寄郵傳,烽火傳報,確保軍情傳遞、商業運輸的需要。暫時是不能著手的,因為在來路上還亙著一個甘州,得回頭拔掉這顆釘子,才算是真正暢通了河西走廊。
在此期間,楊告與夏州的訊息往來也是接連不斷,种放與楊繼業聯名上報的主動撤防,以橫山建立第二防線,御宋軍於橫山以東的計劃,正與楊浩所思不謀而合,楊浩見信心中大定,不但未予治罪,而且通令嘉獎。
宋軍原有的戰略部署、軍事安排、後勤輕重的供給,都是按照佔領府州,牽制麟州,逐一消滅來援之敵設計的,東線部隊甩開已糜爛不堪的府州和已成為包袱的麟州,主動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