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馬速,如今這地方敵我難辨,二人又身上有傷,頓時提高了警覺,握緊了刀柄嚴陣以待。那馬上騎士身形倒是矯健,面上蒙著黑紗,可儘管如此,那纖細玲瓏的身材、秋水般一雙明眸和那黛如遠山的一雙蛾眉,無不顯示著她是一個女人。而且是一個體態綽約。姿色不俗的年青女子。
雙方堪堪碰個正著,那黑巾蒙面的女子面巾稍動,似也有話要問,可是想必也顧慮到此處敵我難辨。所以只是略一猶豫,目光在遍體是傷的二人身上稍,便又打馬如飛,去處正是二人的來處。二人暗自鬆了口氣,不敢在這路口多做停留,立即便閃向山野之間,落荒而去。
股求月票、推薦票支援!)
國內唯一一個只提供全本小說的免費小說網。
第016章奇蹟之城
赤忠站在陣前,迄遠地看著那座城,隱隱的,可以看聊如幕微霧中的城樓和城中的高塔。
晉陽已經沒落了。在雲集的大軍包圍之中,彷彿大海中的一片礁石。沉默著,靜靜地矗在那兒。可是這座城池,又有幾個人不識得它呢?五代十國的英雄豪傑,多從此處開始發跡,人常說金陵六朝古都。有王者之氣,可是認真說起來,自唐末以來,王者之氣似乎轉移到這兒來了。
這座城,自漢國沒落以來,受到過無數次的攻擊,它被洪水淹過,被烈火燒過,被石炮轟過,被大軍輾過,可是憑著一個昏君、一群爾虞我詐窩裡橫的官吏、一支為數不多的軍隊和窮苦不堪的百姓,每一次它都撐了下來,就連橫掃中原勢如破竹的趙匡胤,御駕親征,也是一再鎩羽而歸,這是一座奇蹟之城。
如今,它還能再造一個奇蹟麼?或許不能,這一次它一定能被打下來。這一點毫無疑問,唯一令人猜度不透的。大概只是攻克這座奇蹟之城的時間,十天?一個月?三個月?
在赤忠身後不遠處,軍匠們正將拖運過來的巨木開始搭建一座座攻城武器,巨大的雲梯,正在開始建造。在匠人們之前,就是挖下壕溝、擺開拒馬,對晉陽嚴陣以待的大軍,而他就站在中軍,時不時的遙望一眼皇帝行營,雖說從這裡看去,在霧氣中什麼也看不見。
這一次,趙官家竟然令他們的軍隊直接趕到晉陽城下,這的確有些出乎赤忠的預料之外。以往,他們的軍隊只是負責外圍行動,從不需要插手直接攻城事宜的。所以,他們完全沒有準備,沒有攜帶任何重型攻城器械,也因此,他很懷疑自己的軍隊要付出多麼巨大的犧牲,能起到多少作用。
攻城器械不是那麼容易建造的。壕橋、摺疊式雲梯、望樓車、拋石機…”既使有大批的熟練工匠,一個月內也休想造出這些巨大的攻城器械來,這些器械只能事先造好,分解運輸,在城下重新組裝。製作一批攻城器械,怎麼也要幾個同時間,還需要大量的木材、鐵器、特製工具和專業匠人
反觀宋軍陣營那邊,卻是一定做了充分準備的,淡淡霧氣中,赤忠看見一個剛剛組裝完畢的龐然大物正向城前推進,那是一座巨型的攻城戰車,整座戰車猶如一座移動的城樓,建造模型也如同城樓,最上邊居然還有碟牆和女牆,方圓五丈。高十餘丈。底下有無數的小輪,在平整之後的地面上推動前進,十分迅速。
當然,動用的人數更是可觀,連拖帶拽的居然有兩千多人,一架攻城戰車就動用這麼多人,也就是宋國,有這樣的實力。再仔細看,攻城戰車上面還有長約數丈的勾板,一旦攻近城池,藏在攻城戰車中計程車兵就可以沿著踏板直撲進城去,如果在這樣的戰車後邊再接上一截裁遮擋滾木擂石、火箭飛石的橫輥車。車車相通,那軍隊就可以源源不絕,完全無須在意來自頭頂的威脅,如果這樣的戰車多幾輛的話
回到看向城頭,赤忠不禁倒吸一口冷氣,霧氣中一直沉寂著的晉陽城頭也有了動靜,比起城下這個龐然大物,城頭推出的東西要小了許多,但赤忠眼尖,已認出那是一架架拋石機。再堅固的戰車,只要進入這拋石機射程之內,被它擊中都難免要散了架子。
這個時代。阿拉伯人的回回炮還沒有傳入中原,而羅馬人使用的以天然纖維束扭在一起作為“彈簧”。加上齒輪就可以起到停止和傳動作用的比回回炮更選進的拋石機都未傳入中原,齒輪和螺絲這兩樣機械學上不可或缺的最基本構件,始終不曾出現在中國,所以中國人雖是最早使用拋石武器的民族,但是他們使用的一直是需要許多人拉到。且無法瞄準,也不能保證每一次射程相同的笨拙的石炮。
因此,它們拋射的石彈大小有限,而且射程僅僅五十步,就得一二百人同時操作,作為攻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