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部分(3 / 4)

小說:步步生蓮 作者:竹水冷

羽喜道“是啊,有些士卒在山上藏了十多日,患了病,所以沒有參與昨夜襲營。對了,殺熊嶺上不只一個三公子楊延刮在,連他大哥二哥也在呢。大人,你猜那楊延i是誰?”

楊浩聽說楊延朗和楊延潔也在,不禁又驚又喜,正要問清緣由的時候,忽聽穆羽又賣了這麼個關子,不由奇道“楊延i不是楊將軍的三公子麼,還能是誰?”

“嘿嘿!”

穆羽向他扮個鬼臉,嘻顏道“大人,這楊延i就是咱們進入漢國地界時抓到的那個正在破壞橋粱的小校,你說巧不巧,他見了我也很是吃驚,聽說他爹爹沒死,而且還歸順了大人,他是最先相信的一個,看的出來,大人軍前義釋了他,他對大人也佩服的很呢。”

楊浩大感意外“他就是楊延辦?難怪……小小年紀,不但一身武藝出眾,而其視死如歸,對了,你剛剛說楊延朗和楊延浦也在山上?”

穆羽笑道“正是!他們兩個都受了傷,楊延朗的傷勢尤其嚴重一些,不過三人都無生命之憂。”

原來昨日楊延朗和楊延浦各自帶領一隊人馬,利用宋軍各營從屬不一,彼此之間互不信任的機會挑起他們之間的混戰,事成之後他們就迅利用大霧脫離了戰場口他們潛進去時各自帶了三百人,儘管只是負責煽風點火,並非攻堅任務,可是從戰場上撤下來時餘部也已寥寥無幾,楊延郎腿上被所了一刀,深可見骨,右胸也中了一劍,被親兵們強行拖起,逃回殺熊嶺去了。

楊延浦還想趕去與父親匯合,可是這一通混戰,他們已不辨東西南北,再想繞回南城皇帝行營,已很難掌握準確方向。而且宋軍陣營已經加強了戒備,楊延浦不辨東西地摸去,也不知與誰的營中士兵遭遇,一場混戰之下身邊只剩下半數人,眼見到處廝殺聲一片,卻無法找到父親,楊延浦只得帶著十幾個殘兵退往僻靜處,待到清晨大霧稍稍稍稀釋時,這才摸回殺熊嶺。

兄弟三人在山上等候了半天,天光大亮再不見一兵一卒返回,又見宋軍陣營巋然不動,便知任務失敗,父親必然也已陣亡。未及中午時分,又見晉陽城中大火沖天,兄弟三人抱頭痛苦,只當孃親和兩個弟弟也要喪生於亂軍之中,這時穆羽便尋上了山來。

穆羽說罷前後情形,又道“大人,三位公子身上有傷行動不便,只遣了一個輕傷的小校隨屬下回營,先行見過楊將軍。”

楊浩喜道“好,七郎八……哈哈哈,我帶他去見楊將軍。

※※※※※※※※※※※※※※※※※※※※※※※※※※※※※※※

行營內大擺宴席,趙光義親自搞賞三軍,三軍將士都是喜氣洋洋,只有折御勳和楊崇辦悶悶不樂。楊浩知道二人已入城尋找過楊繼業的府邸,卻沒有找到一個楊家的人,雖說他們與楊繼業各有立場,可畢竟是骨肉至親,這時親人生死未卜,他們無論如何也是高興不起來的,不過楊浩這時卻還不便把楊繼業的訊息告訴他們,所以只得隱忍不。

趙光義今天的興致非常好,他在席上親口吟誦了一《平晉寺》,並當眾揮毫留下墨寶,令人在自己駐蹕之處做下記號,來日要在此處建一座平晉寺,將自己的御筆刻於碑上,立於寺中,然後又令眾文武為之應和。楊浩那抄襲之作點睛之筆在後兩句,可他忘了中間兩句,最後兩句又實在不應景兒,乾脆偷懶只抄了一半。

好在趙光義親征漢國,身邊帶的多是武將,這些武將詩詞文章都非所長,很多都是找的軍中文人為他捉刀,詩詞水平都有限的很,楊浩那半段詩雖然有點文化的都聽得出來沒有寫完,但是這半段詩已然氣魄非凡,與其他人比起來倒也不算很丟人。而其他人做的詩詞論意境或還不如楊浩,可是畢竟詩意完整,而且大多都是歌功頌德之作,趙光義聽在耳中,不免得意洋洋。

聽到興處,酒意猶酣,趙光義便親自舉杯為諸將敬酒,眾文武紛紛起身,正亂哄哄互相吹捧抬舉的時候,一個人跌跌撞撞地闖進大帳,大叫道“大人,大人,你在哪兒,大事不好啦!”

帳中立即靜寂一片,大家紛紛扭頭看去,只見這喊叫之人穿一身防禦使的盔甲軍服,方臉濃眉,皓須如雪,難得的一副威猛面相,只是神色倉惶,魂不守舍。

眾人一看都不認得,正面面相覷的功夫,就見楊浩懊惱地低斥道“李一德,聖上在此,胡亂喊叫甚麼?”

李一德看見楊浩,叫苦不迭地道“大人,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啦。”

楊浩對趙光義慚然道“這李一德本山野粗人,不懂朝堂規矩,還望聖上恕罪。臣……出去一下,問問他出了什麼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