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的,幾千上萬個兄弟,連帶著他們的父母妻兒,都指望著這條運河吃飯呢,要是耽擱的太久,小民真個承受不起,這是實情,還請院長大人體諒。”
楊浩道:“國家有難,用到了諸位豪傑,自然也不會讓各位白白付出。這趟運糧,的確需要大量人手,船隻、縴夫、水手都須儘量充足,運糧的費用朝廷是會公道給付的,這一點大家儘可放心。
第二,各位壯士不需要停下所有生意,有些生意你們已經接承了下來,總不好再拒絕了客人,何況開封除了糧食,油鹽百貨也不可貨缺,這些也需要運輸的,而且汴河要進行疏淡、要修繕,最快也要一個月時間才能用到諸位。一個月後,我需要各位把我需要的船隻、人手都派出來,及時抵達江誰各處口岸,這一點卻是延誤不得。”
“第三“,楊浩站起身道:i,皇常不差餓兵,這一趟運糧不但並非無償徵用各位壯士的人手和船隻,給予相應的酬勞,而且……,魏王千歲已向官家請旨,將給予四位船主一個特權,只是……各位須聽分明,這份旨意各位如果接下了,就不再是民承官運,一旦不能完成官家交付的使命,有功的當賞,有過的……就要罰了!”
是文學愛好者的家園,為大家提供各類全本小說免費。
285章 依依不捨
不曉得楊浩要說什麼,立時提起了精神,楊浩道:
四位壯士分別於汴河、蔡河、金水、廣濟四渠,聚眾數萬,船運為生。官家特旨,若你們能助朝廷完成這樁大事,則可向四位船主頒發官執,正式確立四位經營汴河船運之事,今後朝廷漕運之事。
四位船主聽了先是一呆,隨即便聽出了話中之意,登時又驚又喜,一時竟說不出話來。他們聚眾上萬於大河上營生,難免不被各地官府盤剝欺壓,說來風光,也只是在百姓中風光,其實賺口辛苦飯吃大為不易。
而且,開封四大運河,他們雖各佔其一,卻遠沒有達到壘斷的地步,只能說他們是四務運河船運主中勢力最大、影響最大的四個,而朝廷若是公開承認他們的身份,那就大大不同了。
他們行走於各地,地方官府對他們的盤剝就要大打折扣,而且有了這個官方認可的身份,他們船運護航,招收打手,再不必遮遮掩掩,生恐了起官府猜忌,可以想見,這個身份一旦確立,雖然沒有立杆見影的好處,可是長遠下去,卻會產生巨大舟效益,勢力日益壯大,有官執與沒有官執,那結果可是大不一樣的。
楊浩深知,做為一個龐大的組織,管理著上子人的吃喝拉撒,而這上萬人後面又幾萬、十數萬老弱婦孺,全都倚仗於他們,不拿出切實的好處,即便這四位船主或由於義氣、或畏於官威,肯全力以赴地為朝廷辦事,也絕對沒有辦法讓這數萬縴夫、船工們竭盡全力的。
他們不是一具木偶,人人都有思想,有自己的利益計較,若沒有切實的好處,怎麼能讓他們發揮出不可想像的巨大動能,為了運糧之食竭盡全力?所以他勸說魏王向官家進言,乾脆承認這四個事實上已經是幫會的組織。
幫會向來是一個不穩定的社會因素,但是因為一種特殊的經濟運營模式而組織起來的幫會卻不同,你不承認他捫,也無法阻攔他們事實上的幫會模式,而且,由於他們是因為盈利運營而聚合到一起的生意人,是很難產生造反的想法的。
相反,因為朝廷的公開承認,他們不必藏於地下,這樣一來他們就得更加依賴與官府的支援和合作,反而更易管理他們並利用他們的能力,這一點從後世的漕幫、鹽幫與官府的密切英系就可以驗證。
按現代的觀念更確切地定性一下的話,所謂漕幫,不過是以水運貨物為生的物流企業,他們要依賴於朝廷興旺才能生存,所以一旦國家動盪,經濟蕭各,就會直接影響他們的生存,他們會成為堅定依靠於朝廷的一股民間勢力。
楊浩將其中利害向趙德昭一一闡明,趙德昭並不蠢,雖然世事經驗不足,對楊浩的分析卻是一聽就懂,自然明白他說的話,便立即依言進宮向父皇請旨。
經過趙德昭整理之後的話自然更加有條理,也更有說服力,趙匡胤雖然最忌動搖皇權的事,對這條建議卻大為意動,再加上一來形勢所迫,要調動四大漕幫傾力相助,需要給他們一點甜頭,二來德昭剡刖承辦差事,也需要給他樹立權威,於是趙匡胤慨然應允。
開封四蛟聽的又驚又喜,七嘴八舌又問許多情形,楊浩一一作答,笑吟吟道:“諸位明日大概就可以收到朝廷正式的公文了,楊某在這裡先恭喜諸位,從此以後,咱們也算是同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