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而如果沒有殖民地,沒有海外利益,德國國內,甚至歐洲的市場都已經飽和了,經濟還怎麼發展?到時候恐怕就是一場接一場的經濟危機,一場接一場的罷工、起義、革命。
“一個幽靈,**的幽靈,在歐洲徘徊。”對這個威脅最有感觸的歐洲國家恐怕就是德國了。如今德國發生的罷工的次數和密度,德國的左傾的**團體以及無政府主義團體的力量都明顯的超過了產生了《**宣言》和《資本論》的英國,以及以喜歡造反,喜歡革命而出名的法國。有了殖民地,英國人能搞出工聯主義這樣的玩意兒,但是沒有殖民地的德國卻幾乎沒有任何調和國內階級矛盾的空間。殖民地的有無,對於德國,不是小問題,而是生與死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整個的德國上層實際上早就達成了共識。
在後世很多人一提到一戰,提到德國和英國的造艦競賽,就習慣性的覺得全是威廉一世這個瘸子胡搞瞎搞,才導致了英國和德國的對立,最後才搞出了世界大戰這檔子事情。這其實未必正確。威廉一世是有點喜歡胡搞瞎搞,比如說,如果不是他瞎胡鬧,俄國未必會被搞得一頭倒向了法國。這樣的話,德國的形勢也許會更好一點。但是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