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部分(3 / 4)

小說:1855美國大亨 作者:低訴

那就是透過他們的關係,開辦醫學院和西式醫院。

第五百五十二章,救恩醫學院

“豫才兄!等一下!”周樹人剛走出教室,就聽見有人在後面喊他。他回過頭來,卻見是自己的老鄉呂緯甫。

“嘿,你怎麼這個時候跑過來了。”周樹人知道,呂緯甫如今正在上日語補習班,以便能考進某所日本學校,如今考試的日子不遠了,正是緊張的時候,呂緯甫幾乎都不太出門了,每天出了補習班的門就進租住的小亭子間,出了小亭子間,就肯定是去上學。而現在,周樹人所在的“東京獨逸語協會”的這個德語學習班,所在的位置卻正好和呂緯甫所就讀的語言學校南轅北轍,從那邊便是乘坐公共電車,過來也要半個多小時,一去一回,總得浪費一個半小時,在一向珍惜時間的呂緯甫來說,如果不是真有什麼重要的事情,他是斷斷不肯浪費掉這麼多的時間的。

“章先生在找你呢。好像有重要的事情。”呂緯甫回答說。

“啊,章先生找我?”周樹人略有點吃驚,不過他還是立刻決定,先不吃午飯了,立刻趕過去。於是他對呂緯甫說“那我們馬上去。”周樹人知道呂緯甫口中的章先生指的是章太炎先生。自從兩年前在仙台的醫學院裡看過日俄戰爭的影片之後,周樹人就下定決心,要棄醫從文,將自己的精力從醫治**,轉移到醫治國人的精神上面來。於是,周樹人沒有等到畢業,就離開了仙台醫學專科學校,到了東京,開始從事文化傳播工作。這時候,周樹人還沒有大量的進行文學創作,自然也沒有後來那個光照歷史的筆名——魯迅,在這個時候,周先生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翻譯外國著作方面。

一開始,周樹人的翻譯主要是做二道販子,也就是將日本人已經翻譯為日語的西方著作再翻譯為漢語。然而,周樹人很快發現,這樣的翻譯,問題頗多,一些西方著作,尤其是文化、文學著作,翻譯成日語之後,意蘊內涵已經有了不小的變化,再從日語翻譯成漢語,就又失真了一次。很多思想上最終和原著可能相去甚遠了。所以雖然這段時間來,他的生活相當拮据,但他還是摳出錢來,開始學習各種西方語言。

1906年,章太炎先生出獄之後,又回到了日本,並且在日本講習國學,以佛法。論革命。周樹人也經常和弟弟一起去聽他的課,勉強也算得是章太炎先生的學生了。雖然章太炎先生多半不會將他視為入室弟子。但周樹人對這位寫過《駁康有為論革命書》,為鄒容的《革命軍》做過序,在文章裡面直呼光緒皇帝為“載湉小丑”的老前輩的學識和人品都是格外的崇敬,如今既然是章先生找自己,雖然還不知道具體是什麼事情,但是趕緊趕過去總是應該的。

“胡君,你回去和我弟弟說一聲,就說我到章先生那裡去了。”臨走時,周樹人總算是記了起來,讓同學去和自己弟弟說一聲。

……

“樹人,坐吧。”章太炎先生對周樹人笑道,“我聽你提到到,你以前在仙台學過醫學?”

“章先生,我是在仙台學過醫,只是並沒有畢業……”周樹人趕忙回答說。

“這我知道,上次你和我提起過,療救身體和療救精神之別。卻是頗有見地。”章先生笑著說,“陶煥卿給我送了一封信來,說他們有意在杭州開辦一所醫科學校,並且建立一所西式醫院。他還記得你是學過醫的,問我可聯絡得上你不。我就把你找來了。”

周樹人聽了,正準備要以“療救身體不如療救精神”為由謝絕,卻聽章太炎先生繼續說道;“樹人,我知道你認為‘療救身體不如療救精神’。我也很贊同你的看法,就像你以前和我說的,‘凡是愚弱的國民,無論其體格多麼健壯,都只能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罷了’,不過你要知道,陶煥卿要辦醫院和醫科學校絕對不是為了給人治病,而是用這個做幌子,來進行革命。所以他需要一個即懂得醫學,又願意為革命努力的人來幫助他。怎麼樣,你願意回去幫幫陶煥卿不?”

周樹人想了想,回答說:“既然是為了革命,我當然願意。只是辦西醫學校,開設西式醫院都需要不少的錢,而我記得陶先生其實也算是個窮人的。”

“陶煥卿他們最近透過陳光,也就是那個被賣到北美去了的太平軍,那位陳光可是個大富翁,他當年救過美國最有錢的大富翁的命,於是也就跟著發了財。這人發財後,回國來想要給父母修墳墓,卻發現因為當年造反,祖墳都被挖了,父母屍骨無存。於是自然對滿清恨之入骨,興中會的一些起義,後面都有他在支援。陳光在美國頗有人脈,如今有他幫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