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別想得逞。
如果僅僅是南非和辛巴威的陷落,英國人或許不會找美國人,自己縮緊口袋堅持到戰爭的最後勝利。
但如果南非被攻陷,好望角的航運很容易被華夏人卡住,在蘇伊士運河和澳洲都被華夏控制的情況下,整個印度洋都將在華夏的俯視之下。
那麼印度這顆不斷為英國人提供著糧食、棉花、茶葉、糖、香料,甚至是送往前線的炮灰的帝國明珠,也將會就此隔絕,甚至會直接失去。在沒有外在武器彈藥支援下,很難想象那裡的英軍能堅持多久,即使算上日本人也不行。
因為殖民地的特性,印度的工業根本無法保持武器彈藥的自給自足,就連日本人的武器彈藥也在向美國人採購。
一旦這條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道被卡死,缺乏足夠彈藥的印度人填再多炮灰也沒用。
況且,好望角被華夏控制後,說不定華夏人還會繼續沿著非洲大陸的海岸弧線,順著象牙海岸,沿著昔日歐洲冒險家尋找黃金國度的通道,一路來到歐洲。
在華夏非洲艦隊和美國太平洋第5艦隊以及第2艦隊的援軍對峙在塞席爾附近後,就沒有人再小瞧華夏艦隊的戰鬥力了。
雖然在斯普魯恩斯的指揮下,以及第2艦隊的及時援助下,華夏非洲艦隊只給了第5艦隊以重創,但就此展露出來的強大實力,也足以震驚世人。
英國人自認現在是絕對難以阻擋他們進入大西洋。
不管是為了維護大西洋霸主的尊嚴和利益,還是保住現有的殖民財富,或是維持未來反攻澳洲和東南亞等地的通道,英國人都不能再退了。
只是他們已經力竭,現在的狀態無力對抗華夏。
無論是海上,還是陸上,他們都需要美國人的支援。
匆忙之間,美國人也不可能一下子支援到位。在美國人的第一批3萬的援軍趕到開普敦的時候,華夏東非軍團大軍已經攻入了哈拉雷,前鋒部隊已經逼近南非邊界了。
一路摧枯拉朽,根本沒有多少能阻礙華夏軍隊前進的釘子,反倒是在北方的突尼西亞,盟軍組織了強大的部隊擋住了華夏北非軍團的挺進。
雖然蘇伊士運河的作用已經不大,但地中海的戰略重要還是使得美國人絲毫不肯讓步。
第二裝甲師雖然潰敗,而且最後在亞歷山大港只撤回了部分人員,使得殘留的裝備被華夏繳獲,五千多人被俘虜,讓美國人顏面大損,但美國人也從中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若不是制空權的失利,美國人的新坦克就能阻擋住華夏的鋼鐵洪流。
即使拼數量,美國人也不懼。
美國人快速組織起了第二場坦克阻擊帶,在華夏裝甲部隊攻到了斯法克斯前,就與之遭遇了。
這一次,華夏前鋒沒有魯莽的直接前衝,讓美國人的伏擊圈失效。雙方只是一觸而退,坦克數量明顯不佔優勢的華夏北非軍團前鋒隊伍,靠著不到二百輛坦克還是跟美國人的近三百輛超級潘興鬥了個半斤八兩。
但美國人冒出的新式戰機卻讓華夏戰機沒有佔據到絕對優勢,竟然在數量相當的情況下,也打了個不相上下。
雖然美國那邊有不少王牌和精英飛行員參戰有關係,但在美國人的不斷追趕下,華夏的一些優勢差距也在逐漸的減少。
有了上一次的亞歷山大港的教訓,這一次華夏指揮官們明顯謹慎了許多,不再莽撞的只靠著前鋒就去撞美國人的鐵板防守,而是聚集著更多的攻擊兵力。
而美國人也在大量的調兵遣將,打算藉助在突尼西亞的後勤優勢,贏得對華夏陸軍的第一個勝利。
之前無論是在澳洲還是在日本,美國的兵力相對華夏都是處在劣勢,美國人也沒有決戰的心思。
而在突尼西亞,雖然美國人同樣需要橫渡遠洋,但作為進攻歐洲的跳板,突尼西亞已經是美國人的後勤基地了,轉戰歐洲的兵營更是設定了眾多,用於支援義大利的作戰。
大量的戰略物資,甚至從義大利部分抽調回來的老兵,都使得美國人信心十足。
雙方大軍不斷聚集,華夏和美國陸軍的第一次大碰撞即將展開。(未完待續。)
第1059章 什麼時候開始攻擊?
“盟軍聚集在突尼西亞的軍隊超過了50萬,而我們在埃及以西的軍隊只有30多萬。我們在等待後方軍隊趕上來的同時,美國人也在等待著他們更多新式裝備的到來。什麼時候開打,需要我們找到一個平衡點,既匯聚到能突破盟軍防守嚴密的陣線的足夠力量,又不能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