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1 / 4)

小說:食相報告 作者:旅遊巴士

當然,就像端午和粽子一樣,《楚辭》裡這兩篇與招魂有關的文章究竟是不是屈原的“原作”,文史家們一向有很大的爭議。

雖然屈原投的是汨羅江(發源於江西修水縣,往西流經湖南平江縣、汨羅市,汨水與羅江在湘陰縣匯合後進入湘江),而楚國都城郢則在湖北江陵縣,但是,今天在市場上最流行的粽子之始創地,既不是湖南也不是湖北,而是浙江的湖州。

在種類上,粽子大致可分為“京、浙、川、閩、粵”五大流派。浙江的湖州粽子,被公認為粽中之王。嘉興“五芳齋”的出品便以湖州及嘉興粽子為主打。這幾天只要你到廣州的各大超市逛逛,凡是賣粽的櫃檯上,“五芳齋”的產品幾乎都堆了個滿坑滿谷。在這條“過江龍”的淫威之下,廣東本地的“裹蒸粽”卻顯得有些縮頭縮腦的了,儘管這條“地頭蛇”也曾經是大有來頭的:“南史大官進裹蒸,今之角黍也。”(見《表異錄》)作為一個浙江人,金庸在他的小說裡從來就不放過每一個表彰推廣湖州粽子的機會:“韋小寶聞到一陣肉香和糖香。雙兒雙手端了木盆,用手臂掠開帳子。韋小寶見碟子中放著四隻剝開的粽子,心中大喜。。。。。。提起筷子便吃,入口甘美,無與倫比。他兩口吃了半隻,說道:‘雙兒,這倒像是湖州粽子一般,味道真好。’浙江湖州所產粽子米軟餡美,天下無雙。揚州湖州粽子店,麗春院中到了嫖客,常差韋小寶去買。粽子整隻用粽箬裹住,韋小寶要偷吃原亦甚難,但他總在粽角之中擠些米粒出來,嘗上一嘗。自到北方後,這湖州粽子便吃不到了。”

金庸的意思其實是,湖州粽子,天下無雙,不僅嫖客愛吃,俠客也愛吃。見《神鵰俠侶》:“甜的是豬油豆沙,鹹的是火腿鮮肉,端的是美味無比,楊過一面吃,一面喝彩不迭”,吃了黃藥師關門弟子程英親手製作的“天下馳名”的江南粽子之後,楊過還要用粽子與她調情,即把吃剩的粽子用線栓了,擲出去黏住他寫了什麼“既見君子,雲胡不喜”的碎紙,也算是把粽子給利用到家了。

湖州粽其實有一點好看不好吃,作為一個無可救藥的肉食主義者,閩南的肉粽始終是我的最愛。因為他夠大,夠“燒”,過癮。

事實上,除了閩南肉粽之外,京派和浙系的粽子都有一點偏甜。當然粽子一開始就是偏甜的,據《資治通鑑》之宋記十二:“癸酉,帝自帥羽林兵討義恭,殺之,並其四子。斷絕義恭支體,分裂腸胃,挑取眼睛,以蜜漬之,謂之‘鬼目粽’”。閩南盛產蜜漬,卻未曾以蜜漬粽。肉粽選上乘糯米翻炒,豬肉擇三層塊頭滷過,再加入用酒、醬油和麻油炒香的香菇、蓮子、鹹蛋黃、蝦仁、菜脯、滷肉汁及少許白糖,豪華版的,還會加進乾貝和蛤幹,最後用粽葉裹成一團蒸之,蘸調蒜泥、芥辣、紅辣醬、蘿蔔酸等作料食之,肉香米香融為一體,豐腴甘美,爽極。

肉粽在閩南語中被讀成“燒肉粽”,其實這裡的“燒”字指的並不是做法,而是強調一定要趁熱吃。外省人猛一聽來,閩南語“肉粽”二字的發音與普通話的“螞蚱”有些相似,其實,要真的論起個頭來,若“燒肉粽”自認了一隻肥母雞,湖州或嘉興的粽子就真的要淪為“螞蚱”了。後者的小模小樣,按魯迅的說法簡直可比中國舊式婦女的“小粽子式腳兒”。

食有食相

據說人類是動物中唯一擁有語言力的東西,不過,在人類的交流當中,語言只佔了三分之一,換言之,剩下的大部分,是以神情、動作這類肢體語言以及其他方式來完成的。

神情和動作,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說的“相”。俗話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進食也得有個食相。立如松,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這是爺爺的教誨,而孫子的表述則是“急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這時對於一個君子在舉止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做事的準則。簡而言之,就是該你動的時候,儘量地動,該你不動的時候就一動也不要動。

()好看的txt電子書

如果說坐臥起行是肢體語言寫成的一篇文章裡的起承轉合,那麼,一個人的食相,看上去就很象是散佈在文章段落章節之間的一些註釋。

相由心生。食相不是一個人的相貌,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後天漫長的飲食生活中一頓一頓地逐漸培育出來的。口味可改,胃口能移,只是食相一旦養成,改也難。食相指的是一個人在進食時的神態和動作,不完全集中在口部和麵部,而是全身的,多媒體的。事實上,在大多數的情況之下,“食相”這個詞只存在於公眾場合。一般相信,吃喝拉撒、飲食男女,皆個人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