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2 / 4)

小說:永曆四年 作者:蒂帆

圖。欽哉,特敕。”(未完待續。)

第四十九章 陷害

“臣,永服辭訓。”

行過了叩拜大禮,陳文獲得了侯爵的爵位,同時在陣營上也從魯監國集團變成了永曆朝廷旗下,完成了從魯藩到桂藩的跳躍。

自效命於王翊旗下,陳文便是不折不扣的魯藩武將,因為從王翊到王江皆是魯藩旗下的經撫,身為部將自然也不能例外。而到了後來,他更是先後接受了大蘭山總兵官和臨海伯的爵位,更是在這一問題上板上釘了釘的。但是隨著曹從龍之亂的爆發,雙方的矛盾的徹底激化,陳文和魯監國集團終於還是分道揚鑣。

究其原因,其實也只有一點。陳文的戰略目的是服從於儲存自身實力的情況下,儘可能的擴充實力,為接下來的日子,時局愈加不利於明王朝的日子而做準備,從而實現恢復漢家河山的目的。相較之下,魯監國集團方面,總體上是急需重返浙東,擺脫鄭成功的控制。至於細化上,則是魯監國需要保留他監國的地位,文官集團要將陳文的力量掌控在手以對抗張名振等勳貴,而張名振亦是看出了這一切才會極力阻止內閣首輔沈宸荃前往金華,因為沈宸荃的能力、經驗比之曹從龍要強上太多,至少不會魯莽到將矛盾徹底激化。

可是就在魯監國朝從大到小,從內到外的各個勢力的私心以及與陳文目標相左的作用下,曹從龍之亂爆發了,這場內訌不僅撕裂了金華明軍內部,更是將陳文自身的勢力與魯監國集團之間的聯絡徹底撕裂開來。

從那以後,陳文事實上就已經不再是魯監國集團的一員。而現在,隨著冊封詔書的下達,東南和西南的各路明軍也全部聚集於永曆天子的旗下,至少是在名義上是這樣的。

只不過,現如今以中興大明為旗號舉兵抗清的各部明軍之中,明廷原本的正規軍卻少之又少——以大西軍為主體的西南明軍、以大順軍殘部為主體的夔東明軍、前身為閩海海盜的福建明軍以及義軍出身的浙江明軍。除了這四支以外,其他明軍實力大多過於弱小,無法再區域性戰場上扭轉敗局,甚至就連山頭林立,僅僅是以大學士文安之作為督師統領眾將的夔東明軍也好不到哪去。

地理上的過於分散且互不信任,這是明軍各部之間最大的問題所在。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很複雜,但是最可怕的卻還不是這個。

清軍南下,由於掌握資源的急劇下降,以及缺乏對軍隊的掌控,明廷的統治者只能藉助於爵位來拉攏大大小小的軍閥,導致了濫爵現象的發生。

一個國家,如果錢不值錢了,那麼她的經濟便即將破產了;一個國家,如果官職不值錢了,那麼她的政治便行將破滅了;一個國家,如果連爵位都不值錢了,那麼這個國家距離亡國的時間也就可以倒數了。

明初不提,明朝中後期,王陽明不過是一個伯爵,縱橫遼東的李成棟也不過是個伯爵,而叱吒風雲、吊打倭寇、北虜的戚繼光更是連個伯爵都沒撈到手。

可是現如今,明廷在這短短的幾年裡冊封的國公就有幾十個了。根據張俊的彙報,此番鄭成功也接受了漳國公的爵位。眼下即便是隻擁有戰輔兵和老弱婦孺加在一起不過幾千人的軍閥,都能受封個伯爵、侯爵、甚至是國公,他的這個侯爵其實早就不如以前那麼值錢了。

現如今,南明不過是用這唯一還能對各地軍閥有些誘惑力的東西換取一些忠誠,妄圖藉此翻盤。但實際上,南明能夠支撐到現在,這些爵位比起夷夏之防來說根本就只是填頭而已,即便是永曆朝廷自身也是明白這個道理,否則也不會在詔書的一開頭就來了句“克敘彝倫,首重君臣之義,有功世道,在嚴夷夏之防”。

雖然小小的侯爵他並沒有太過放在心上,但是對於陳文來說,這一次的冊封意義上絕非尋常,出於政治站隊以及聯合李定國的考慮,這個侯爵他也必須接受。除此之外,也不過是好聽一些罷了。

然而,陳文瞧不太上的這個爵位在其他人眼裡卻是金貴非常,不光陳文的幾個身在金華府城的部將,就連韓啟正在內的幾個文官都豔羨不已,只有孫鈺還只是單純的為陳文感到高興。

注意到這一幕,陳文突然意識到了籌功的必要,至少在這一次宣詔使者回去覆命時,他肯定是要把報功的捷報和保舉的文書準備出來。下一次宣詔,浙江明軍之中或許還會再多出一批勳貴和地方高官,就像鄭成功的福建明軍那樣。

接受了爵位,陳文算是上了永曆朝廷的船。此番冊封,除了爵位以外,還有左軍都督府左都督的都督府職、掛徵虜將軍印、太子太保的加銜、蔭一子錦衣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