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1 / 4)

小說:永曆四年 作者:蒂帆

黑鍋丟到了堵胤錫的身上,導致了那位在湖廣戰場上始終竭力救亡的名臣鬱鬱而終。

正因為有這麼一個文官監軍的例子在前,陳文對受命而來的曹從龍並非沒有防備之心,只是他讓張俊派人監視得到結果也僅僅是曹從龍本人在他出徵後出言拉攏東陽、義烏、浦江三縣以及北部駐軍文武,另外便是招安羅城巖白頭軍的事情,除此之外,其人平日裡反倒是深居簡出,一副等著陳文拿下衢州後回師東進的“乖寶寶”做派。

可是他卻萬萬沒有想到,曹從龍本就沒打算親自下場,反而是在大蘭山一系的文官中拉攏盟友,利用盟友的力量串聯起更多人與他同謀,反倒是瞞過了陳文的耳目。若是聯想到前不久曹從龍在招安羅城巖白頭軍後向他報喜,並且希望陳文能夠派人幫他訓練這支撫標營的事情,顯然他還是小視了這個不通兵事的兵部侍郎。

其實若是陳文對南明歷史能夠多一分了解的話,他很可能會在曹從龍的身上多留一個心眼。

歷史上,在魯監國自去監國號改奉永曆為皇明正統後,曹從龍便加入到鄭氏集團之中,成了鄭成功的弟弟鄭世襲的親信。永曆十六年,鄭成功在臺灣去世,曹從龍與鄭世襲的另外三個親信策動鄭世襲與鄭成功之子鄭經爭奪延平郡王招討大將軍的爵位官職,並且收買了幾個主要的臺灣駐軍將領。

鄭世襲自立為延平郡王后,得到訊息的鄭經便親領大軍自廈門出發,很快便平息了這場以爭權奪勢為目的的內訌。但是隨後的報復行動中,不僅僅是包括曹從龍在內的那四個鄭世襲的親信以及倒向鄭世襲的臺灣駐軍將領,就連鄭成功時代鄭氏集團的財神爺,鄭成功的堂弟鄭泰也沒能倖免,最終導致了金廈大批明軍在唯恐遭到打擊報復的情況下投降滿清,鄭成功辛辛苦苦建立起的大軍開始分崩離析,而鄭經也只能縮在臺灣一隅之地,再無如鄭成功時那般獨自北伐的可能。

這件事情鄭經處置失當負有極大的責任,但是作為引發這場鄭氏內訌的始作俑者,鄭世襲、曹從龍等人同樣難辭其咎。

只可惜,陳文對於十年後的那場鄭氏內訌並不瞭解,對於曹從龍的認知也僅僅是知道此人表字雲霖,是魯監國朝的兵部侍郎,而且還是曹從龍來到金華府之後的事情。一向依仗著對於局勢大致走向有所瞭解的他隨著歷史開始走向不同的道路,以及對於細節處的不甚了了,這些都使得一股無力感開始湧上他的心頭。

然而,現在卻並沒有時間可以用來嘆息!

陳文麾下士卒大多來自於金華府,老巢被人奪佔,頓兵城下怎麼看都只有死路一條。想要擺脫困境就必須回師平叛,可是平叛的前提卻是設法回師。此刻清軍被分割在衢州府城和江山縣一帶,一旦撤軍被發現的話,很可能便會出現兩支清軍合流追擊撤退中的明軍,弄不好就又是一次半渡而擊,而在撤退中被追上,則根本無法複製上一次那樣臨時改為強渡擊潰清軍的可能了。

該怎麼辦呢?(未完待續。)

第六十五章 相見(下)

由於清軍在龍游縣的失利,陳文率領的浙江明軍迅速包圍了衢州府城,將駐紮衢州的清軍以及援衢清軍分隔開來。

此刻衢州府城之中擁有包括在此前受創的督標營以及衢州綠營和處州綠營一部,兵力尚有四千餘人;而先後抵達江山縣一帶的援軍是則分屬於溫州綠營的一個營八百人、福建建寧府副將除卻留守的那一個營以外的兩千兵馬、以及福建左路總兵王之綱從江西戰場上帶來的那那支標營,兵力不低於五千。

而此時,明軍圍困衢州府城的大軍則是包括南塘、義烏兩個戰兵營和半個東陽營、陳國寶負責指揮那個兵員不到千人的鎮直屬營,以及抽調而來的各地駐軍、備補兵,戰兵數量超過六千!

如此規模的大軍,在單獨面對任何一路的清軍都能夠處於兵力優勢的地位,再加上此前督標營那樣的精銳部隊野戰失利訊息的傳播開來,導致了衢州地面上的清軍積蓄多年的心理優勢全無,同時也失去了以往清軍綠營面對明軍、義軍時那般勇氣,明軍在單獨面對任何一路清軍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

可是臨敵退兵自古以來便是再危險不過的事情,弄不好就會從撤退變成潰散。軍心即將不穩的明軍必須暫避,到那時兩支清軍合流完畢,近萬戰兵在手,人多勢眾的陳錦勢必會像瘋狗一般追上來撕咬一番。

不可否認,曹從龍選擇的時機恰到好處,陳文在前線和清軍廝殺,而他則可以安心的坐山觀虎鬥,進而將實權奪佔在手。

只不過,今天的陳文已經不再是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