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要娶婉娘;看上的就是婉孃的知府叔叔;為的是攀附權貴;而蓉娘肯嫁給個商人;為的是對方家境好;不缺錢……而對秦節來說;無非就是給侄女找個好人家罷了;別的還還能圖什麼?
所以秦節還是按照貞孃的先例跟婉娘準備了嫁妝;然後又提出說把婉孃的聘禮也都當做嫁妝帶回去;這樣子誰也不能小瞧了婉娘。要說這個安排其實是相當厚道了;多少官宦人家把孩子嫁到商戶都是為了貪那一豐厚聘禮?
秦大奶奶覺得小叔子做的沒問題;但婉娘頗嘟噥了一陣子:“人家送了五六千兩的聘禮來;叔叔竟只給我準備一千多兩的嫁妝,真不嫌寒磣。”
秦大奶奶被她嘟囔來嘟囔去,心裡也疙疙瘩瘩的。最後還是蓉娘忍無可忍回了一句:“便是有萬兩的聘禮,又關二叔什麼事兒?他一文錢沒收,白白地掏了一千幾百兩的嫁妝把二姐姐嫁出去,二姐姐到底想怎麼樣?難道讓二叔再添五千兩湊個整數麼?”
蓉娘前陣子沒少被婉娘擠兌,後來婉娘聘禮送來了,婉娘一幅同情的樣子沒少明勸實顯派,弄的蓉娘一肚子氣。其實婉娘過去只是任性一點,自從家裡遭難,性格就一點一點越發的往牛角尖裡鑽進去,一面自傲,一面又自卑,再用任性做催化劑,硬是讓原本也稱得上活潑開朗的姑娘一點點變得仄氣滿滿,其實這方面也有秦大奶奶的責任:身為母親,本就該教會自己的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要怎麼想怎麼過才能讓日子便好。可惜的是,她本人都是個耳根子軟沒主意的主兒呢!往往被女兒一攛掇,她自己都動搖了,更別說去教好女兒。一來二去的,婉娘越發刻薄,秦大奶奶的寬和也打了折扣。
蓉娘從小被秦大奶奶撫養,縱使她並非一無所有的,可畢竟在伯父家生活,總會有寄人籬下的感覺。平日裡面對脾氣不算好的婉娘也是能忍就忍。那會兒她想得很簡單,伯父伯母撫養她是很盡心的,便是讓讓婉娘也無所謂。況且,說句不好聽的,她有什麼好跟婉娘置氣的?她是她祖父唯一的孫女,萬貫家產都是她的!就算那些浮財有部分怕是落不到她自己手裡了,可是田地宅院擺在那裡,誰也奪不去,她的伯父文人正直,伯母縱有點私心,做事也不會過火,秦家的名聲擺在那裡,蓉娘並不會為為未來太過擔心,她的。而婉娘兄弟姐妹眾多,等出嫁的時候,得到的也不過是那麼錢把兩銀子罷了!別看當姑娘時婉娘備受寵愛,日後出嫁,底氣卻絕對沒有蓉娘足的。
蓉娘原本對未來是比較明確的,嫁妝豐厚,日後找個有前途的讀書人嫁了,窮一點也無所謂——萬貫家財擺在那裡,她有什麼好怕的!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西蠻人打上門,什麼什麼都沒了,人生之悲催莫過於是。幸好堂叔靠譜,對她比當日大伯照顧她還要精心……
蓉娘有時候真的覺得自己的大伯母腦子有坑!婉娘說的那些明明就是歪理,可就是能把她說動了,然後原本雀躍的心情就便糟變差陰暗無比:講點道理好不好!兩家早就分家了,空著手前來投靠,人家給請先生教書,一季N套衣服做著,婚事上全依著她們自己做主,還要白套嫁妝——說句難聽的,她當日去大伯父家,那可是帶了家產的!可待遇也不過就是這樣,確切的說比現在的日子還要差點呢。她實在搞不懂婉娘到底哪裡來的這些不滿,她這些話,但凡個明白點的母親,就該直接罵回去才是!把別人對自己的好當做理所應當,什麼都不付出卻什麼都想要,日後可怎麼能過好?
然而婉娘並不能理解蓉孃的想法,正相反,她覺得蓉娘又窩囊又愚蠢還白眼狼,自家父母養她十幾年,卻抵不過二叔收留的兩年多,什麼事情都去找二叔做主,不把她的母親放在眼裡。這會兒,她聽到蓉娘居然敢反駁她的話,不禁大怒:“難道不應該麼?人家肯掏五千兩娶我,我親叔叔卻不肯掏五千兩嫁我。我說的哪裡錯了?”
蓉娘早對婉娘忍無可忍了。誰好端端的整天被擠兌都舒坦不了,這會兒既然已經說出口,蓉娘乾脆就把心裡話說出來了:“你說的不是哪裡錯了,而是就沒有對的地方!甄大爺就算送十萬貫又跟二叔有什麼關係?他可拿了裡頭的一文錢?還不都是要給你的?甄大爺就該直接把他的田地宅子都給你送來,然後二叔就可以砸鍋賣鐵照價再準備一份讓你一併帶走了!你不就是這個意思麼?聘禮是你的,嫁妝還是你的!”
婉娘臉色鐵青:“你這話什麼意思?難道是我要把聘禮帶走的?是二叔自己提出來的!他自己不要的!”
蓉娘怒極反笑:“你也知道是二叔提出來把聘禮都給你帶上的啊?二姐姐,你知不知道這市面上官商通婚的慣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