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部分(3 / 4)

小說:超級教練 作者:沸點123

那麼,在賽季當中,主教練往往只需要根據對手的優缺點,調整球隊的戰術,例如對手的左路防守是漏洞那就搶攻己方的右路:如果對手的後腰有缺陷那就積極打中路,等等,這些都是臨場變動,但都不會傷筋動骨。

上個賽季歐冠決賽對陣切爾西,楊誠臨場變招,可謂是冒險至極,最後贏得了比賽,也讓他再一次震懾了整個足球界,所有人都對他不得不佩服因為當今足壇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不多,他算是其中最成功的。

從這一場比賽中,實際上也不難看出,楊誠從來都不是那種守成派的主教練,他喜歡冒險,喜歡嘗試,儘管他已經無法再突破自己所確立起來的戰術核心理念,但是他卻敢於在具體的戰術細節、陣型上大膽嘗試,甚至是去嘗試一些別人都不敢嘗試的東西。

三後衛,在90年代是非常普遍的戰術陣型型但卻已經逐漸被足球世界給殘酷淘汰,因為隨著所有球隊的前鋒普遍都只有一個的時候,三後衛就顯得很狼狽。

也許很多人會奇怪,扯淡,三個打一個,怎麼狼狽了?

凡事要這麼看,每一支球隊扣去門將,球場上都是1銘球員,對方上諾前鋒中後場就是9名球員,你上3名後衛,中前場就是7名球員,這無疑就形成了區域性區域內的人數劣勢。

也許又會有人說了,難道三後衛不會跑嗎?

跑,就容易拉扯到球隊的陣型和站位,就容易製造出漏洞,而且你在跑的時候,對方也在跑,進攻者是處於主動位置可不跑,你的後防線上就出現子多餘,但是中前場卻在缺人。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方面,如果要具體分析的話,還會有更多,但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三後衛已經沒落了,已經不再流行了。

可三後衛真的就一無是處嗎?

楊誠覺得不是,至少他從歐冠打切爾西的這一場決賽中,突然發現了很多的好處。

首先就是三後衛比四後衛更有趣的地方在於,他的變化更多,而且三後衛體系有著比四後衛更多的空間,在後防線區域平行移動能力更強,這是四後衛所不具備的優勢。

當然,三後衛在邊路的防守肯定存在著巨大的不足,所以在過去,使用三後衛的球隊通常都會在左右兩條邊路安排那種能攻善守的邊後衛或者是邊前衛,一個人打一條邊路,最大限度的彌補這一個缺陷。

但這對邊後衛和邊前衛的要求太高了,要想一個人打一條邊路,能上能下,不僅僅要求球員具備出色的體能和戰術執行力,還必須要有出類拔萃的速度,所有缺乏速度的邊後衛在3後衛體系裡都很崩潰,往往都是上去了下不來,進而被對方打個身後。

當今足壇最盛行的進攻戰術就是邊鋒,都是透過收縮陣型來壓迫對手的進攻,一旦得球后,立即形成反擊,高效率的利用兩條邊路的寬度,從對方的側翼獲得空間,最後透過邊鋒來完成突破下底或者是內切進攻。

這一種戰術對於邊後衛本身就是巨大的挑戰,在面對三後衛體系時無疑就更是如魚得水,所以在邊鋒崛起的同時,也就是三後衛時代的沒落。

楊誠自己本身就用過多年的三後衛,他也被人譽為是開創了邊鋒時代,力捧德尼爾森登上了世界足球先生的寶座,之後又栽培出了小小羅、羅本、裡貝里之流的超級邊鋒,可以說,他在這一方面的造詣不輸給任何人。

過去這十幾年來,楊誠積累了豐富的執教經驗,他也明白了一個道理,這個世界上沒有最好的戰術陣型,只有最合適的戰術陣型。

也就是說,不管是四後衛還是三後衛,甚至是五後衛,都無關緊要,關鍵是要合適!

進攻中積極利用寬度、中後場積極前插參與縱深進攻、陣型保持嚴密,謹防對手反擊、全力壓迫對手,保持體力,這可以說是楊誠總結出來的最基本的四條,最符合當今足壇戰術的基本要點,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也就是說,在以無球跑動為基礎的前提下,在坐擁皇馬如此強勢的球員陣容的基礎上,採用任何戰術陣型都不重要,因為只要皇馬能夠形成流暢的進攻套路和推進,任何對手都無法從皇馬身上討到一絲一毫的便宜。

進攻中充分利用球場寬度楊誠就要在前面安排上兩名邊鋒輔佐一名前鋒,那就是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和梅西分居左右兩條邊路,阿奎羅佔據中路前鋒位置。

梅西的特點是拿球后幾乎不丟球,他的控球和傳球能力都出類拔萃,所以楊誠就安排他的位置靠後,適當內切到中路,同時也給卡卡騰出了外切到底線的空間,兩人形成有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