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部分(3 / 4)

小說:驚門 作者:

石野點了點頭道:“我還見識過馭神之術、專侵神魂,若中其術,就似身體不聽大腦使喚、形神相離。其更近一步的玄妙運用,也能讓妖物暫時施展不得原身變化。凡此手法不一而足,但今日所說的縛靈印,倒是最精專於鎮妖,不虧為鎮妖門秘法。”

成天樂撓了撓後腦勺道:“原來我所學的縛靈印,就是鎮妖門的秘術,而我如今卻成了萬變宗的宗主。鎮妖門傳承法嗣已絕,仔細想想令人非常遺憾啊。”

石野說道:“這當然是遺憾,但千年以來人間憾事極多,這裡就是人間,我們便是凡人。”

成天樂:“我聽說如今崑崙修行界有十三大派之說,假如百年前至今玄妙觀一派宗門傳承未斷,那麼如今是不是就是十四大派了?”

履謙愣了愣,然後笑著點頭道:“好像還真是這樣!玄妙觀自南北朝末年創派,千年以來雖高手輩出,有出神入化修為的前輩亦曾不少,但並無一人飛昇成仙,這也是一大憾事。它自創派之初至清末民初,宗門傳承一直未絕,若是能延續至今,那麼如今崑崙修行界當然有就十四大派之稱了。

可是無論十三大派也好、十四大派也罷,只是一種傳承說法,並不意味著這些門派就有多麼強大。比如忘情宮超然於兩崑崙之外,並不在如今的十三大派之中,但石野盟主在世間新創了三夢宗,也是忘情宮的淵源。”

石野接著說道:“玄妙觀一派雖已不在,是憾事;但如今蘇州萬變宗興起,亦是幸事。在我看來,萬變宗某種意義上就是繼承了玄妙觀,只是緣法不同。聽說成總曾在喜馬拉雅深處見到蓮花生道場遺蹟,那處道場早已無存,可蓮花生留於世間的傳承並未消失,消失的只是某一支宗門而已。”

成天樂撓了撓後腦勺問道:“石盟主,你說萬變宗繼承了玄妙觀?人家是專門鎮妖的,我可是專門指引妖物在世間修行的!”

石野又呵呵笑道:“你已將玄妙觀秘術縛靈印修煉得獨步天下,這就是淵源。所謂鎮妖,目的又何在呢?其實像成總這麼做,在如今也許更合適。……履謙,玄妙觀的匾額上寫的是什麼字啊?”

履謙答道:“方才已經說過了,如今的遊客們都能看見,是‘妙一統元’四個字。”

石野又問道:“那麼萬變宗的門楣上,刻的又是什麼?”

履謙答道:“曾拜山的江湖同道都見過,是‘萬變有宗’四個字。”

石野笑著一拍桌子:“這不就是了嘛!‘妙一統元,萬變有宗。’分明就是一篇文章的上下句,世事玄妙如此。”(未完待續。。)

692、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石野用玄妙觀的大殿題匾與萬變宗的門楣刻字形容這兩派的淵源。履謙神色微動,似乎在回憶與思索著什麼,過了一會兒才開口道:“還有一件事,石盟主與成總恐未曾聽說。正一門唐代祖師劉海與玄妙觀眾高手相交甚密,也曾在一起切磋論道。他所留下的一篇手記中,曾提到玄妙觀中有一套妖修法訣秘傳……”

劉海就是民間傳說中的劉海蟾,他是正一祖師梅振衣的親傳弟子,在過去,民間還經常能看到以“劉海戲金蟾”為主題的年畫。劉海所生活的年代,環境與現代社會完全不同,城廓之中雖人煙稠密、中原至江南有大片錦繡繁華地,但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大片郊野仍是地廣人稀,很多地方就如蠻荒。

在九州大地上,原始的生態與人煙分佈交錯,有很多妖修在世則為人、在山則為妖。它們見人煙繁華享受,便化為人形混跡市井,不小心惹了什麼亂子,便往山中一躲繼續去修煉妖法,或者改名換姓遠走他鄉。所以當時的修士視降妖除魔為世間功德,劉海也擅長此道,因此和玄妙觀眾高人有所結交,還曾互相印證切磋降妖之道,所以聽說了一件事。

玄妙觀有一套妖修法訣秘傳,只有歷代掌門以及宗門內堂中執掌道法傳承的長老才知道。至於其餘弟子,只有大成修士外出遊歷或代表師門出山降妖之前,才能得以參閱鑽研。它們有時看見的並不是那帶著御神之念的傳世典籍,只是由師長以神念講解。

玄妙觀又稱鎮妖門。專事降妖又怎麼會有妖修之法傳承呢?其實這不是一種傳陳,記錄此事的劉海是這樣解釋的:鎮妖門歷代高人降妖無算。而世間妖修千變萬化百類紛呈,總攝化為人形潛入紅塵諸妖之修行。了悟其殊途同歸之道,以制其人。

這套法訣並不是玄妙觀的創派祖師所留,也不是某一人所獨創,而是歷代高手的總結。他們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妖物,鎮壓的絕大多數都是那些化為人形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