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部分(3 / 4)

小說:驚門 作者:

上滿足。有些人是自己堪不破也不願意堪破,而還有一些人是缺乏點醒。

成天樂也曾遭遇了無聲無息的兇險,被妄境所困不得脫。不是他自己要沉迷其中,而是自以為已經出離了妄境回到了現實,其實還是妄中之妄,這段經歷他沒有對任何人講過。自古弟子妄境可以不言、師父也不會勉強追問。但澤名顯然說出了自己妄境中的某些事情,或許是覺得這些沒必要隱瞞,或者是有必要向師尊請教,而和光今天也轉述了。

過了好半天。還是成天樂首先開口道:“前輩點化之妙,令晚輩深感敬佩!這次拜山不知能否有緣見到澤名真人?”

履世趕緊解釋道:“師尊最近很忙,並不在山中。他前不久當選了中國書協副主席。這兩天在紐約訪問呢,正舉行一個大型的個人書法藝術展。”

成天樂吃了一驚。心中的感覺難以形容,而姜璋則“啊”的一下驚訝出聲。和光卻笑吟吟的看著史天一道:“這位題龍山的小道友。你所修法訣得有自題龍山傳承,一心想重振題龍山宗門,可知題龍山為何要叫題龍山?”

題龍山位於雲貴深處,是一個修行門派之名,並不是一座山的名字。它的宗門道場當然是在一座山中,可那座山根本無名,史天一就是當地山村裡的孩子,也從來沒聽說過附近有題龍山這個地名。他很恭謹的答道:“本門創派祖師,法號題龍真人,所以宗派亦名題龍山,就如正一門師祖為正一真人。”

和光意味深長道:“正一這個法號,是當年唐明皇冊封的,原因很複雜。而你已經進入正一三山好幾次了,但還是第一次來這題心壁吧?三百六十年前題龍山的創派祖師韋宗達前輩,也曾像你今日這般到正一門拜山,來到這題心壁前。他不僅是名江湖散修,而且是一位有名的畫師,曾在這題心壁上畫了一條龍,由此有所悟,離去後不久便創立題龍山一脈,並自號題龍。”

成天樂等人又吃了一驚,沒想到今天史天一入正一三山,竟追溯到了宗門的源頭。史天一的感覺更是震撼萬分,趕緊上前向著和光真人以及他身後的題心壁下拜道:“晚輩竟從未聽說過,多謝前輩今日告知!”然後又頓首數拜。

等史天一拜完之後,和光一揮袖將他扶起道:“如果你開啟宗門道場,見到了題龍山歷代典籍,自然就會清楚這一段記載了。……我早先就聽說有一名題龍山弟子在蕪城修行,後來你又數次進入正一三山,今日算是緣法已至。”

史天一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只得拱手再拜。和光又對成天樂道:“成總,今天來了就是有緣,怎可過此壁而不留痕呢?也寫一篇吧,讓老道我開開眼界。”

履世也說道:“對對對!成總來到這題心壁,怎麼也得題一篇,晚輩也很想欣賞成總的手筆。”

成天樂想推辭也推辭不掉了,因為和光已將手中那根丈二竹竿遞了過來,分明就是要考考他的意思。這位前輩講了這麼多事情,又親自寫了那麼一篇神妙的書法,成天樂評點得頭頭是道,但總不能幹說不練吧?

他只得說了聲慚愧,接過竹竿行了一禮,邁步走到了水潭邊。成天樂可沒學過神霄天雷術更沒有出神入化的境界,好在就如他剛才所說,這石壁題書不同的修為有不同的寫法,伸手將竹竿插進池中蘸水。

這竹竿上也沒綁棉花團,怎麼能沾起來水呢?只見他將手一揮,竹竿離開水面時末端就包裹著一團海碗大小的水滴,就像透明的棉花糖,再將竹竿一抖,那“棉花糖”化做了筆毫的形狀,還在不停的流動運轉中。

這一手凝水成筆鋒的功夫,比激射雨箭等法術更高明,看上去不動聲色,但對神識的控制要求卻極為精微。這不像鬥法攻擊只是一瞬間的事,要持續不斷的運轉神識定在這種狀態中,元神中也要凝鍊出這樣的筆鋒。

但這對於成天樂不算什麼困難,他修行入門之初最擅長就是神識精微控制,而且元神中也清晰凝鍊出了一個姑蘇畫卷世界,何況區區這支描畫之筆呢?緊接著筆鋒落到石壁上,成天樂的神色卻微微一怔。這片石壁的質地很特別,根本就不沾水。

水落在上面感覺就似水銀一般,假如用一桶水潑向這一片石壁,瞬間就會傾瀉而下一滴都不會沾溼。成天樂原打算利用石壁上的溼痕定住水跡的,這就有點麻煩了,既然那石壁不沾水,根據表面張力的原理,就算他凌空定住了水滴,那每一道筆劃都會自然縮成一個小水珠。字不成字,落多少筆就會凝成多少滴水珠。

如此只得另用手段了,他不僅要在石壁上定住水滴,還要將水滴的形狀凝鍊成每一道筆劃的樣子。不只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