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2 / 4)

鞭死愛馬之後,又盡展輕功,趕到邊城報信,才使我軍有所準備,未令陳人得逞。” 狄九點點頭,又道:“那麼。在場可還有人記得武成文年青時的英風俠行。” 宗無極揚聲道:“十三年前,定州大災。朝廷拔下救災銀兩,途中竟然遇上盜匪。武成文適逢其會,挺身相助官兵,是役共中三箭二刀,卻還是護下了救災銀,也因此不知救了多少災民性命。” 狄九嘆息一聲:“什麼是勇氣,什麼叫不怕死?象趙絛,孤身面對四大武館高手地聯番挑釁,明知不敵,卻只為武館顏面而白白葬送一生,這就是勇氣嗎?象武成文,大好身手,卻只為兩個武館之間的一些小誤會,而血拼到身殘功廢,這就叫不怕死嗎?江湖上,有多少象他們一樣的人,白白地因一些意氣之爭,葬送大好人生。若是這本冊子上的人,都能珍惜自己,也珍惜家人,那麼,他們可以為天下,為百姓,做下多少事。” 他對知府大人復笑一笑,這才道:“我們戴國武風極盛,武林人物多得各方看重。別的國家總說俠以武犯禁,總把武林中人,視為私開香堂,暗行殺戮的匪徒,只有在戴國,習武之人,可以抬頭挺胸,受人敬仰。我輩男兒,得朝廷如此高恩厚義,一身所學,正該報國為民,又豈可只謀私利浮名。誰說我們江湖男子沒有勇氣,若是為國為民而死,誰不踴躍爭先,但若只是為著這些意氣之爭,這戰鬥,避又如何,這死,怕便怎樣?” 一席話說完,他從容負手而立,神色安然平淡。 廳裡廳外,一時間靜得落針可聞,無數雙眼睛望著他,有震撼,有感悟,有激動,甚至也有嘆息和無奈,只是再也找不到不以為然。 也許大家依然覺得他地理想不可能實現,卻也不得不認同他所說的道理,不得不佩服他有足夠的膽量見識,站出來直斥這些所有人視為平常的舊例俗規。 又是長久的沉默之後,才有人嘆息著道:“狄公子說得是,只是,這些武林中千百年來的舊例,又豈是可以一朝更改的。江湖中人,已經習慣了這種方式的生活,已經習慣了以武功來謀取成功,以武功來解決所有問題。狄公子所說的道理,我們何嘗不知道,只是根本無力改善罷了。” 此言一出,立時引來許多人的應聲附和。狄九所說地道理,所發感慨,在場這麼多人。歷過這麼多江湖風雨,總會有些人會有感悟,總會有些人也曾為之無奈過,但是,沒有人會去深思,沒有人會如傅漢卿那樣,輕飄飄把名望聲譽一朝拋,把顏面尊嚴看做等閒地為了避免死鬥而情願下跪,也沒有人能如狄九一番,下如此苦心去調查收集資料,敢於當眾把武林人視為天理的規則,駁斥得一文不值。 今日一會,無論結果如何,傅漢卿和狄九地名字都必會無比鮮明地刻在每一個人心中,讓他們一生也不能忘懷。 狄九聽得眾人長吁短嘆,微笑道:“能不能成功改變,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那就真的改變不了任何事。什麼是常規什麼是俗例,這些俗例又是如何形成地?江湖人物喜歡動則以武力說話,為的不過是勝利之後,可以揚名露臉,甚至得財得利。” 他目光環視眾人,雙手抱拳,又是無比鄭重深施一禮:“諸位即然都與我有同感,覺得武林人物這種動則死斗的方式有極大弊端,我在此斗膽,請諸位與我共訂一盟。” 大家紛紛還禮不迭,有幾個人已揚聲問:“狄公子有何想法,不妨盡言。” 其他人雖然也仍有不少暗懷戒心,不過倒真是極好奇狄九有什麼辦法能改變這千年常例,不覺也都豎起耳朵聽。 “我希望從今以後,大家都不再支援武林之間,純為排名而興的無端挑戰。不管有什麼樣的神功,不管取得怎樣的輝煌勝利,若只是意氣名位之爭,大家都可不屑一顧。而從今以後,大家也不要責難任何避戰不出的人。只要不是為國為民,義所當為之事,誰也沒有義務非要應戰。被挑戰的人有權力避戰不出,甚至被挑釁時,有權利報官抓人,我等江湖公議,不得輕視鄙夷。我們不要再過多地贊誦傳奇英雄,絕世高手,反要告訴門人弟子們 信禮義。我們要傳揚讚美的英雄,是為國家,為百I過一些事的真正的俠客,而不是那種拿把劍,三天兩頭找人打架,會幾招,就敢自封俠客的人物。我們要讓戴國武林人物知道,朝廷縱容我們,寬待我們,這不是我們可以藉以驕狂,輕視律法的理由。我們同樣要守法,行事同樣要守信重理。我們不再讚揚某人武功有多高,打過多少勝仗,我們只要提醒每一個武人,在握劍欲鬥之前,好好想一想,自己除了是一個好劍手,好武者之外,是否想過做一個孝順的兒子,體貼的丈夫,合格的父親,是否曾為自己的親人想過,是否曾為自己的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